位置:首页 > 民间

“潘家园”原本叫“潘家窑”

正文:

  十几年前,潘故里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伴伴随着潘故里古玩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为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故里”之名众所周知。

  潘故里位于旭日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束缚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事先被称为潘家窑。

  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频频过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事先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猛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向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返来后就有了念头,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酷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亮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事先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频频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常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非常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前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非常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扶植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故里”,这个“园”字,便是“故里”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故里路。之后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故里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故里桥”。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故里”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险些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2023-11-04 01:25:13

  • 上一篇:放下屠刀

  • 下一篇:狗夫宝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