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色渐暗,新近到任的张县令忙了一天,正要回后堂歇息,忽听得衙门外面的街道上传来了一阵唢呐的声响,侧耳一听,像是一支迎亲的队伍打此经过。
张县令心中十分纳闷,不说别的,单单就风俗而言,也没听说过,有谁家在晚上娶媳妇的啊!
于是,张县令挥手叫来差役,命他到外面去打探情由。一会儿,差役满面诧异地回来禀报,说那确实是一支迎亲队伍,不过奇怪的是,那队伍中,不管是新郎还是随从人等,人人闭口不语,面对旁人的议论和询问,全都哑口无言、呆如木人。
张县令连连称奇,就细细思量了一番。这张县令虽是科举出身,正儿八经的圣人门下,但因他生性好奇,少时也曾专门拜师,修习过一些阴阳卜算之道。而张县令一来此地上任,就风闻当地百姓笃信阴阳卜算之言,平日里无论破土、盖屋,还是置业、开市,都要请阴阳先生卜算一番,在这嫁娶大事上自是不会马虎。如此说来,这支迎亲队伍就更加古怪了,因为若按阴阳卜算之道来判,非但眼下这个时辰不宜嫁娶,而且就连今日一整天,也是一个甲子才会轮回一次的凶煞之日,在今天婚嫁,会被煞气所冲,轻则伤及自身,重则祸及全家。
想到这里,一向心性沉稳的张县令开始觉得惊诧:这是哪家的迎亲队伍?又是找了哪个先生给批的八字、选的日子?莫非背后有蹊跷不成?
张县令踌躇片刻,终是不能安心,便换了便服,带上差役,循着迎亲的唢呐声,一路追了上去。
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出了县城,向南而去。张县令悄悄尾随着,来到了城南三里处的刘家庄,看到花轿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停了下来。
张县令担心自己的出现惊扰了人家的喜事,于是带着差役避在一边,想等他们接了新娘、再次启程时随后跟着,返回县城。
一会儿,队伍迎了新娘,回到县城,在大街小巷一路穿行,天近亥时,终于在一所大宅院的门口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张县令长长地喘了一口气,问差役:“那是何人的宅院?”
差役答道:“启禀老爷,那是城中首富白员外的宅院。这白员外年过半百,却只有一位公子,年方二十。听说这位白公子自幼好学,一心想要求取功名,很少在外露面。这次娶亲的,应该就是这位白公子了。”
张县令点点头,在寒风中裹紧了身上的衣服,靠着白员外家的院墙坐了下来,侧耳听着院内的动静。院内的婚礼进行得很快,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寥寥数十名宾客就陆续告辞离去,整座宅院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张县令靠坐在墙外,直到宅内再无声响发出,才回到县衙。清晨起来,草草擦了一把脸,张县令连早饭也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匆匆令差役传唤白员外问话。
白员外到了县衙,面对张县令的问询,无奈地长叹一声,把这夜半娶亲的缘由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原来,白公子自幼好学,一心求取功名,二十岁了,却从未考虑过终身大事。可没想到就在数月前,白公子在庙会上见了城南老刘家的闺女,回家后就害上了相思病。白员外见儿子终于动了心思,十分高兴,一打听,这刘家虽不及白家富庶,却也是小康之家,于是当即请了媒婆到刘家提亲,可等到问来女方的生辰八字后,请先生一合,白员外顿时傻了眼:八字不合!若是单说这两个孩子以后居家过日子,倒是能够白头到老,可就是迎亲这一关难过,整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头,竟然找不到一个适合这两个孩子成亲的日子!
白公子得知此事,顿时茶饭不思,白员外请遍了这十里八乡的阴阳先生,仍是无法可解。直到前几日,一位高人登门自荐,面授种种机宜,白员外虽觉荒诞,可面对日渐憔悴的儿子,他才无奈地决定:夜半娶亲。
听完白员外的叙述,张县令十分愤怒,好个阴阳先生,白员外已是愁闷不堪,还为他选择大凶之日,实在是混账至极、居心叵测!张县令向差役喝道:“速速将那阴阳先生捉拿归案,本县定要向他问个明白!”
话音刚落,就听衙门口一声大笑,一位白面长须的中年书生缓步走进堂来,拱手一揖,笑道:“不劳大人劳师动众,某家自己来便是了。”
张县令猛地站起,盯着这位不速之客,叫道:“师……师兄?”
来人竟是张县令十几年前拜师学艺、修习阴阳之术时的同门师兄。张县令连忙喝退堂下众人,将那书生请入后堂,随即哭笑不得地说:“多年不见,师兄还是这般爱耍笑。你既已来到我的地方,直接来寻我便是,何苦弄出这么一件事来,戏耍小弟……”
书生笑着说,前不久,他听说张县令调任于此,特意前来相会。入城之前,他先顺路拜访了一位故友,听那位故友说了白家之事,这才去白家登门自荐,给他们定下了在大凶之日半夜娶亲一事。
书生捋着长须,缓缓说道:“我知贤弟你持身正直,不肯结交豪门富户,若让白家来请,贤弟断然不会同意,但为兄深知,贤弟你天性好奇,于是嘱咐他们,迎亲的队伍必须在夜幕降临之时从你县衙门口经过。以你对阴阳卜算之道的熟知,必会发现迎亲队伍在大凶之时行事,必有冲撞,就必不能安坐,会暗中相随,一探究竟,如此一来,则白家上下都安心了!”
张县令仍是疑惑不解:“为什么我暗中相随,便能破了煞局?”
书生听了,得意地大笑:“我对白家说,贤弟你为官数载,清正廉明,身上自有一股凛然正气。有你暗中相护,则凶煞不敢近身。”
不料张县令听完,却“哈哈”大笑:“师兄过奖了,不过,哪有什么煞局?这些都是百姓愚昧、迷信而已。我早在十年之前就已大彻大悟,再不行此蛊惑之道、骗人之举,难道师兄至今仍旧看不破吗?”
书生不服,申辩道:“贤弟若是不信,为何全程跟随迎亲队伍?”
张县令正色道:“我相随,只因担心此事背后有蹊跷,怕百姓遭遇事端,如果能在他们发生变故的时候及时施于援手,小弟也算是尽了父母官的守境安民之责。”
书生沉吟片刻,面有愧色,说:“贤弟如此,实乃百姓之福。”
自此以后,张县令更加全意守护治下百姓,渐成一方美谈。
2023-11-06 0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