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京四娘娘与贡米的传说

正文:

早年,滏阳河发源地下游二十多公里处,有一个水运码头,来往船只能通天津,河水清澈能见鱼儿游动,岸边芦苇被风一吹不时飞出水鸟。两岸水田每年能收一季稻米,大米籽饱粒大,晶透如玉,做出饭来香糯好吃。

不知是哪朝哪代,县府把码头大米上了贡。皇帝老子吃得香甜,皇亲国戚,大臣将军都想跟着吃。光皇帝家中几千号人吃倒还好说,吃家多了就把码头一片的老百姓坑苦了。

据说古代时地方若能进贡,县官品位就比一般县官大三级。哪个县府不想巴结皇帝?再说,收皇贡,县府台都能趁机捞一把。有的人家交不齐皇粮就背井离乡,有的卖儿卖女,家破人亡。有的县官因不能如数上交皇贡被罢官免职。

这样过了好多年,来了一位新县官。上任要点三把火,他微服私访,了解到不少民情,也结识了村乡三老。他把各乡三老找来商量交贡米的事儿,有人提出:想法免交皇贡。县官也觉得这是个万全之策,既得民心,又不会因交不够皇贡而罢官。可是,怎样才能不交皇贡呢?县官为这事儿,几夜睡不好觉,饭吃不香。

忽一日,县官来了雅兴,约三老们一同乘船到滏阳河源头考察。先到黑龙洞一看,泉水清清,山泉细如绳,粗如瓮,数个水柱犹如锅中开水一般。县官看了,增加了三分清心。他们又上了南响堂寺一游,县官又增加了六分灵气。县官站在高处往远望,山水尽收眼底。他突然发现寺下有一股泉水,粗有半丈,从南响堂寺下的石洞中喷出,直泻滏河。县官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找来三老耳语交代一番,坐上轿子回府去了。

这年,到了交皇贡的时候,县官派人把征到的部分米装船送入京中。皇宫内年年吃新米,但做好的米饭皇帝是不先吃第一口的,让太监们先尝尝是不是有毒,没有事后再吃。码头贡米煮的饭做成了御膳,太监们一吃不大对劲儿,味不正,只好报告皇帝,大米饭中有臊气味。皇帝一听大怒,这还了得,下旨把县官押进京城,准备亲审后金瓜破顶。县官被押解进京,跪在金殿上,口称冤枉,容他上本。这个皇帝还不错,准他辩解。县官抹去满头大汗说:“臣闻码头大米历来有味,但不知近年臊味加浓,因为码头稻米是娘娘庙内娘娘尿所浇生长的,下官刚刚上任还未上本。”皇帝一听,暂且留你一命,派钦差大臣同你一起查证,如有误,回来杀你九族。

钦差大臣同县官一起出京,先坐轿后坐船,到了码头。迎接钦差大臣的地方官员,三老父兄,加上百姓好不热闹。沿岸许多儿童口唱歌谣:

“京四娘娘不害羞,屁股底下有道流水沟。”

钦差大臣顺风进耳,也顾不上休息,乘船到了滏阳河源头南响堂寺下。只见山下有一座庙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他也顾不得许多,走进殿内,朝殿堂上一看,一尊娘娘神像,神态娇艳,再听寺内,咕咚震响。大臣问地方保甲是何响声,保甲忙告诉大臣,这是娘娘在方便哩。保甲又领着大臣到娘娘身后一看,果然娘娘神像的下面有一个大洞向前冒出黑乎乎粗大的水流。钦差不明就理,信以为真,便回京交差,上奏了皇帝。贡米就这样给免了。

其实,哪里有什么娘娘尿,都是县官搞的“鬼把戏”。原来,县官装船进贡的大米都撒上了人和牲畜的尿,南响堂寺下的泉眼上盖了京四娘娘庙,修了暗渠,流入滏阳河,就把钦差大臣给唬了。

如今娘娘庙下泉水干枯了,但庙还有,就在邯郸峰峰矿区西纸坊村。京四娘娘依旧神态姣美,只是娘娘神像的下面再没有那黑乎乎的水流冒出了。

2023-11-06 07:04:08

  • 上一篇:泓阳十二坐知县

  • 下一篇:凶宅掘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