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庄客,旧时茶庄派往外地采购或销售茶叶的人。
那时候,学徒进号,只管吃住,不开工钱。从伙计升到庄客,没个十年八年,门儿都没有,有的甚至一辈子都当不上。
赵全却是个例外。
赵全自幼聪明伶俐,酷爱动脑,对什么事儿都充满好奇,总爱刨根问底,十四五岁时被人保荐到赊店大升玉茶庄当学徒,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分内分外的活儿都抢着干。掌柜常士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把他当成苗子,重点栽培。
这年,常士杰让赵全随同茶庄的徐庄客到福建崇安收茶叶,让他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收茶时,赵全又动起了脑筋,他见收上来的茶叶都是散装,体积大、易破碎,运输肯定不便。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运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他一边收茶,一边琢磨,还别说,最后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自己的设想一股脑儿都对徐庄客说了,徐庄客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到赊店,就汇报给了常士杰。常士杰听了,拍案叫绝。第二年,常士杰便按赵全的设想,在崇安开设茶坊,将收上来的茶叶精制加工成茶砖,不但解决了茶叶易碎的问题,体积也大大缩小,运输成本节约了一半以上。
那年,赵全刚满十八岁。
常士杰有一闺女,叫静秋,生得唇如点樱,眉若墨画,目似清泓,肤胜白雪。静秋没事儿爱到茶庄玩,等静秋离开,赵全会在心里嘲笑自己:胡想什么呢,小伙计一个,静秋能看上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一想,赵全心里的兔子便安生了。
常士杰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对着赵全,用下巴朝凳子一戳,说了声:“坐吧。”
赵全一激灵,搓着手说:“掌柜的,不敢!”
常士杰哼地笑了声:“这都不敢,怎么当庄客?”
赵全一下子怔住了。
见赵全一时没反应过来,常士杰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庄客了,今年由你带队去崇安收茶。”
赵全这才明白过来,赶紧抱拳推辞:“掌柜的,我年纪尚轻,阅历还浅,带队去收茶叶,恐难胜任!”
“让你当,就说明你能胜任,不要推辞了。”
就这样,赵全只当了三年伙计,就升为大升玉茶庄的庄客。 过罢春节,赵全便带上银票,去了崇安。
谁知这年崇安的茶树遭了灾,茶叶几近绝收。完全靠卖茶叶解决生计的茶农,个个脸色像阴暗的天空,唉声叹气。见此情景,蜂拥而来的各路茶商一个个鞋底抹油,溜之大吉。
出师不利,赵全十分沮丧,也准备打道回府。他默默地收拾行装,脑海里却不时浮现出茶农因为没钱买粮而陷入饥饿的情景。倏地,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闪现……他住了下来,挨家挨户走访,摸排茶农的受灾情况,决定禀报常掌柜,对茶农施以援手。但崇安距赊店两千余里,那时的通信手段只是步行和骑马,禀报掌柜并获准许,需花很长时间,茶农们还要继续挨饿。冒着被开除出庄和赔偿损失的风险,赵全当机立断,将携带的银票兑换成银子,分发给茶农,作为预付下年收购茶叶的订金。茶农对赵全感激涕零。
回到赊店,赵全扑通跪到常掌柜面前。常士杰大为错愕地说:“你……这是干什么?”
“赵全不敬,做了越俎代庖之事,请掌柜的发落。”赵全磕了三个响头,向常士杰说了他自作主张的事儿。
“做得好!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人嘛!”常士杰笑容满面,双手扶起赵全。
第二年,崇安一带风调雨顺,茶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新茶上市季节,各路茶商纷至沓来,准备大收一场,弥补去年的亏空。谁知茶农却拒绝售茶。茶商大惑,问是何故。茶农们说:“赊店的赵庄客还没到,所以不能开秤!”
茶商更加疑惑:“为什么他没到就不能开秤?”
“赵庄客为我们茶农着想,我们不能知恩不报!”
茶商问:“……我们出价高一点儿,怎么样?”
茶农:“多高也不行。”
直到赵全到达崇安,茶农们纷纷将上好的茶叶挑到他的茶坊,直到茶坊收满,才卖给其他茶商。
自此以后,茶农们每年都要等赵全来到后再开秤,并把最好的茶叶卖给他。因为这个缘故,大升玉茶庄的茶叶总比其他茶庄的茶叶上市早,且品质好,价格便宜。茶庄赚得盆满钵满。
不久,大升玉茶庄在裕州开了一家分号,赵全成了分号掌柜。上任那天,常士杰猛不丁地问赵全:“你看,静秋这闺女怎么样?”赵全的脸唰地红了,挠着头笑。
2023-11-06 07: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