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宋徽宗盗匾

正文:

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最繁华的朝正大街这天出了件怪事。一夜之间,各家酒楼商铺门檐上挂的匾额不翼而飞。作案者显然是趁着夜半人们熟睡之时动手的。能够飞檐走壁之人,手段自然高明,可这个人不盗金银、不窃珠宝,单单对着这匾额来神,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失了匾,酒楼和商铺老板们纷纷去请人重写。只有翠青坊的酒楼老板徐舰犯了愁,要知道他家的匾额可是价值万金。

“翠青坊”三个大字是徐舰的父亲徐若愚花了三千两银子,请了当时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唐金所写。唐金收了如此多的酬银,写字时也格外用心,反复用笔,足足花了一月时间,才把”翠青坊”三个字用篆书写好,送到徐家。

据说徐若愚接字时,沐浴更衣,燃香设案。接着,徐若愚又请了京城最好的金匠时大友,将字一个个以黄铜为模、白金镶面地铸好,这才择了黄道吉日,将匾挂上楼檐。

徐若愚一直极其看重这匾额,常说自家的店面全仗着这匾额生辉。如今徐舰接手翠青坊不久,匾额就失了窃,应当如何向父亲徐若愚去说这件事呢?再请唐金,一时半会儿做不好不说,还要花上一大笔银子。徐舰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徐舰站在翠青坊酒楼外,仰头看着空荡荡的门檐,心里说不出的懊丧。父亲早已不问酒楼之事,成天以进茶馆听曲为乐。只要瞒他一个月,就可以另外请人将这匾上的字写好。当务之急,是将父亲留在家中,不让他出门,尤其是不能让他进茶馆。茶馆尽是闲言碎语,上至朝廷大政,下到坊间琐屑,哪里的事都可以听到。

主意打定,徐舰急忙让管家赵风赶去街后自己家中,护送父亲去南方游览观光。徐若愚一直有去江南看看的打算,原先徐舰认为他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没有同意,现在看来只有让父亲出远门了。

事实上徐若愚已经知道朝正街的这件怪事,他看见赵风进门,又听说让他去江南,心里就明白了儿子的用意。他故意装作没事人似的,对赵风叮嘱说:“这两天我有些倦了,哪儿都不去,连门都不想出。你回酒楼打点吧。记住,对少东家说,要把精力放在做菜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赵风知道老爷子的脾气,忙回去向徐舰报告去了。

徐舰听到赵风的话,不由地一愣:看来老爷子已经知道匾额失窃的事了,叮嘱的话里明显有不要再做匾额的意思。他一不发火二不质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徐舰这一天过得十分不安,其实他是个花花公子,因为常去青楼买醉,早将父亲经营酒楼时的积蓄挥霍殆尽。见着其他商铺酒楼一家家地将匾重新做出来,正架上梯子向门檐上挂,徐舰心里有说不出的烦躁。

又过了一天,徐舰终于想出个主意来,他偷偷地叫来赵风,在柜子里拿出几十两碎银,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赵风依言而去。没料到这赵风出了门,却并没有按少东家徐舰所说的那样,随便找个落魄的秀才重写一幅字,而是直奔徐若愚那儿去了。赵风很看不惯少东家徐舰那个败家子样儿,只是碍于尊卑,一直没敢声张。如今,在赵风看来,酒楼等于是出了大事,便想把徐舰的馊主意告诉徐若愚。

谁知徐若愚听了赵风的话,付之一笑,接着就沉下脸来说:“既然他有这个意思,你就照着办就行了,这事别来问我,更别说我知道。”赵风一愣,连连点头说是。

就在赵风找秀才临摹唐金的字体之时,朝正街其他所有的商家都已将匾额重新做好,一一挂上了,又在匾额旁挂上两只大大的风灯。徐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催促着赵风快把这事办好了。

谁知,当夜各家酒楼商铺的匾额再次失窃。这事一下子轰动了全城。做个匾额多少也得花些银子,众商户心疼了,一个个吵吵嚷嚷来到官府报案。官府接了案子,一连几个月下来,就是破不了。这么多匾,光是一个个摘下来要花多少时间,更何况还挂得那样高。显然其中另有蹊跷,官府没有十足的信心,先将案子往上交,接下来就只好用上拖字诀。

拖的日子久了,众商户见九门提督将案子压在那里,什么也不说。瞅着这光景,大家都心知破案无望,也不再做匾额,户户空着门檐,倒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奇观。

就在全城的人将失匾额的事添油加醋、有鼻子有眼地说着传闻时,翠青坊的新匾也做好了。徐舰此时也没了主意,到底挂还是不挂呢?挂上了,没准儿也像其他人一样,一夜之间没了影;不挂吧,放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儿,老爷子一来,准看出这匾是伪造的。

徐舰正犹豫间,徐若愚匆匆地来了,他瞥了一眼新匾,连声责问徐舰道:“你这小子,家里有银子也不能像你这样用啊,得留些做本钱。你可倒好,将银子花到这块匾上去了。”

徐舰挨了骂,心里闷闷不乐,看来老爷子并没有老眼昏花,一眼就看出真伪。徐若愚却又说:“我还有一点私房钱,共计三千两。以后可要好好做生意,切不可乱花钱。”徐舰听了这话,心里是又惊又喜。

徐舰万没想到这匾额失窃给自己还带来了好处。自此以后,就将所有的精力用在了酒楼上。这翠青坊的厨师伙计们见着少东家有重振酒楼的打算,也高兴万分,一个个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卖力地干起活来。翠青坊的生意一天天好了起来。

其实徐若愚早将所有的银两留在酒楼了,这回的三千两是他从卢氏钱庄借的高利贷,为的是让儿子能回头。

半年以后,翠青坊生意一天天好转起来,可从卢氏钱庄借来的银两利滚利,早已超过了五千两。眼见还债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徐若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天,他带着赵风赶到卢氏钱庄,想缓上几个月,等过了春节还款。卢氏钱庄的老板卢义一听这话,冷笑道:“这怎么行?到期没钱,就用翠青坊来抵押不就行了。”徐若愚傻眼了,要刚有起色的翠青坊一下子拿出五千两,那就是关门。还不了,卢义就要接管翠青坊。这下可好,这翠青坊的门是关定了。卢义早就眼馋翠青坊所处的位置,一直想把那里弄到自己的手上。他见到徐若愚的样子,就知道还不了,乘机将这事抖了出去。一时间,翠青坊的事传遍了坊间。

徐若愚急得一夜白头,那边酒楼里又出了事。势利眼赵风听到老爷欠卢义的银子,马上将这消息在伙计们中间散布出来,众伙计一听,这老爷子比少东家还要疯,纷纷撂挑子,一个个猢狲似的散了。

徐舰见着伙计们个个结账要走人,忙惊讶地问起原委,得知父亲为了让自己收心,借了高利贷,现在还不上了。徐舰眼泪唰的一下下来了,他也不言语,对一帮伙计也不挽留,一个个结了薪银,让他们走了。

众伙计走后,徐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再也无力说上一句话。徐若愚正想找儿子商量对策,一眼看见儿子坐到了地上,再一看店内伙计都不在,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也懊丧地坐到了地上,父子俩抱头痛哭起来。

哭过一阵之后,徐舰站起身来,强笑着对父亲说道:“上回做了个假匾,到现在还没能挂起来呢。如今要关门,说什么也得挂上,全当作是留个念想吧。”

徐若愚也笑着对儿子点点头,父子俩一个架梯子,一个拿匾,正要将匾给挂上,徐若愚忽道:“事已至此,别的我也不说了。一切都由失匾而起。我看京城内盗匾的,一定不是凡人,可能是人间惹恼了上天,上天派太上老君摘匾来了。不如修书一封,寄给老君,祈求上天帮我们徐家一次。”说着,徐若愚真的拿起纸笔来,写好一封书信,夹在匾上,准备与匾一齐挂到门檐上。徐舰明知父亲说得荒唐,却再也不肯违拗他的心意,两人真把写给太上老君的信放进了匾里。

却说这盗匾之人并不是什么上天,而是大宋徽宗皇帝。徽宗酷爱丹青书法,一日上街闲逛时,发现城内商户门前挂的匾额没有一个入他眼,于是,他悄悄地派人将匾额全部摘下,不得让这些商户再挂。

等这一堆匾额摘下后,九门提督全给徽宗送去了。让徽宗皇帝意外的是,这一堆匾里面竟然还有一块是唐金的真迹。他一天天临摹,称赞不已,又对九门提督说只要发现这一户再挂匾,一定要及时地送来。

因此,徐氏父子刚将假匾一挂上,当晚就被官差摘了去,连夜送到了大内。徽宗正等着唐金的字,忙跑过来看,一眼看过,他就失望了,这哪是唐金的字,分明就是临摹来的。再一看,匾后竟镶有一封信,打开来,竟然还是写给太上老君的,徽宗十分好奇地将信看完,半天没有言语。

第二天一大早,九门提督就给徐家送来了白银一万两,对徐氏父子说:“太上老君给皇上托梦,来帮助你家渡过难关。另赐一匾,由皇帝代真君所书,敕令你家挂上,还不谢恩?”

徐若愚根本不信有什么太上老君,写信之事更是走投无路的举措。可万没想到还出了奇迹,父子俩忙磕头谢恩不止。等匾额重新挂上后,徐氏父子在金书的“翠青坊”旁看到一行小字“真君书”。再一想,明白了,皇帝不就好这一口吗?原来盗匾的却是皇帝啊。

徐家父子脱了一难,徐若愚却没有对徽宗皇帝感恩戴德,他教育儿子徐舰说:“个人爱好可以怡情,却不可玩物丧志。开酒楼的就要想法儿把酒楼开好,当皇帝的也要把国家治理好,这才是根本。像我大宋皇帝,为了几个字,就不惜偷盗之举,以后国家恐有大患。”

没想到这话真让徐若愚给说准了。两年后靖康一役,徽宗父子为金兵掳走。

2023-11-06 07:11:18

  • 上一篇:大烟袋新娘

  • 下一篇:还力气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