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盐井沟

正文:

明朝崇祯年间,在金堂的大山脚下有一个叫老牛坡的小村寨,虽然当时地处边远,却坐落在川东通往成都府的一条盐茶古道上。那时因各地战乱不休,这条当时重要的物流通道更是盗匪出没,通行不畅。由于当地不产盐,食盐都是靠“盐帮”翻山越岭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山里人家把盐看得比油都金贵。

民间流传着一首打趣的民谣:“有盐千里来相会,无盐对面手难牵;食盐修得同船渡,海盐修得共枕眠。”虽然这民谣有些夸张,但这山里上门相亲,是少不得提上一小罐盐做见面礼的,不然怕是连门都进不去。

这村寨的南边住着一户张姓的富户。这张富户有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儿,叫七巧。村北住着一户姓曾的贫苦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叫大牛的后生。大牛少年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这大牛生得英俊魁梧,勤劳能干,长年给人放牛,放牛间隙打柴。

每天清晨,大牛早早地背着柴刀,赶着牛儿上山,在小溪边洗衣的七巧姑娘总会在晨光里遇见大牛,而每当夕阳西下,在村口打水的七巧姑娘便会看见大牛身背柴捆,手扬鞭子赶着牛儿下山。每当大牛路过井边,总要搭手帮七巧姑娘打水上来。时间长了,两人便日久生情,彼此相爱了。

这大牛与七巧姑娘两情相悦本是好事,可那张富户嫌大牛家贫,怎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后来张富户禁不住女儿恳求,最后一咬牙,让曾家按当时用盐下聘的风俗拿出六六三十六斤盐来下聘,否则想都别想。这曾家本是穷家小户,一时之间怎能拿得出这么多盐来?

大牛是村里的好后生,寨子里的乡亲都愿意帮他,可是大家把家里富余的盐都拿出来,也未凑足十斤。

正当大牛为亲事犯愁时,在山林茂密的盐茶古道上一只花斑黑豹时不时就出没挑衅,连伤了九人。官府多次组织猎人捕杀,却始终无果。最终官府贴告示悬赏,有能捕杀此兽者官府重重有赏。大牛年轻力壮,曾拜一位盐帮走镖的镖师学得一身好武艺。他毅然揭榜,尽管七巧姑娘反对,但大牛执意要去,七巧姑娘和他娘只好万般嘱咐他小心为上。

大牛身背柴刀,钻入崇山峻岭中寻觅花斑黑豹的踪迹。半月后,那为害一方的黑豹被大牛的柴刀劈杀,盐茶古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大牛去官府领赏,他不要金也不要银,只请求县太爷赏三十六斤盐。县太爷问明原委后,深感这后生情深义重,当即打赏,并赠快马一匹。大牛领了盐,骑着快马往家里赶,七巧姑娘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时了。

这时,忽然传来石碾由山上滚下的轰鸣声,大牛明白五龙河上游突降暴雨,而下游无任何征兆的“山鸡水”来了,便一跃而起冲下河坎,把正在河里洗澡的两个小孩拉了上来。顷刻间山洪奔腾而下,两个小孩总算安然无恙,可大牛的三十六斤盐在手忙脚乱中几乎都被洪水溶化掉了。

还算不错,大牛放盐的地方出现一个圆圆的坑井,那装盐的包袱在坑井里漂浮着,盐全溶化在了水中。

洪水退去,乡亲们一边安慰大牛,一边将坑井中的水用九九八十一挑大木桶打起来,家家生火起灶,要将坑井中溶化的盐再熬回来。真是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不出一天工夫,还真把盐熬出来了。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当各家各户将熬成的盐归拢过秤后,那三十六斤盐竟变成了七十二斤盐。很快,大牛下了聘礼,一个月后,他和七巧姑娘成就了美满姻缘。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丢失的盐怎么变多了,后来村民们又从坑井中打起九九八十一桶水来,又熬出了七十二斤盐。

老牛坡出了一眼上好的盐井。此事一下传开了,因这眼盐井夹在两山之间的沟内,“盐井沟”这个地名产生了。从此,这里的人们不再缺盐,也就不再以盐下聘娶亲了。

2023-11-06 21:40:40

  • 上一篇:黄金部队

  • 下一篇:遇熊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