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关闽的噩梦

正文:

一、

关闽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突然被一条消息惊到——湖南某地自建房倒塌。他啊地大叫一声,妻子吓了一跳,说:“你喊什么,撞到鬼了?”关闽没吭声,眼睛盯着手机,一直把手机新闻看完,仍然一动不动,得了魔症一样,过了好久才说:“有一条新闻,湖南有个地方的自建房倒塌了,死了不少人。”妻子说:“这和你有关系吗?湖南离我们这里有多远?能一样吗,真是杞人忧天!”

关闽没想到,从看了新闻的那天起,自己就被噩梦缠上了。一条新闻,为什么会让他那么紧张?因为关闽家正是一栋6层楼的自建房。他们这一带被称为“城中村”,往上数30年,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住在城市边缘。非常幸运,他们这辈人遇上了改革开放,关闽生活的这座城市,由原来的县,改成了市,他们就全部从农民转成了居民。

他家住的房子,早先是一栋低矮的平房。有点积蓄后,就想建楼房。这时,村子里有钱的人家,已经建起了楼房。关闽的父母,也动了脑筋。那时,关闽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本地人把建房子视为头等大事,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关闽记得家里杀了一头猪,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请来了族里的亲属,吃了四桌酒席,然后搞了个像模像样的开工奠基仪式。

一楼浇注地基时,村里有个在外地读大学的青年,回来过寒假。他是学建筑的,看见关闽家在建房,就走过来看了建房的材料、地基,然后对关闽爸爸说:“叔,你不要怪我说话难听,你这是在建楼房吗?建鸡窝还差不多,不出三年,就得塌。”关闽父亲笑呵呵地说:“我们就建两层,怎么可能会倒呢?”父亲有点看不上这个大学生,说他太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个大学生没再说话,临走时丢了话,“建房可不是儿戏。”

谁也没把大学生的话当回事,继续忙着建房。第二层建好后,材料还剩一些,关闽父母商量之后,决定凑些资金,再建一层。于是,一幢三层的小楼就建成了。

一年后,二楼的一面墙裂开了缝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关闽爸爸围着墙转悠了三天,想出了个办法,找来两根柱子,把墙撑住。他笑呵呵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他为自己的想法而得意。

二、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外来的打工人越来越多,租房市场越来越火。大家在吃房租方面,尝到了甜头,这是坐收渔利呀。这片城中村,兴起了扩建楼房的热潮,家家都在加盖高楼。

关闽家的隔壁,原来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有一天,这家人突然就燃放鞭炮,说干就干,一幢五层高楼就很快建成了,速度快得令人咂舌。看到他们的自建房,关闽的父母坐不住了,把关闽与哥哥关华找来商量,要建一幢六层的楼房。他们家的宅基地十分局促、逼仄,建六层的楼房勉为其难,关键问题是资金不够,只能在偷工减料方面动脑筋。

这时的关闽已经师范毕业,在市里一所中学任教。他对家里建大楼持反对意见,他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楼房建得不牢固,将来出了事,怎么办?”哥哥关华最反感关闽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他一拍桌子:“你看到谁家出事了?这是多少辈人盼不来的好时机呀,要抓住机遇,多赚钱,才是正事。从明天开始,我去准备材料。”

关闽的妻子、嫂子,都支持关华的意见,关闽成了少数派。关闽本身性格有点蔫,在家里讲话也没有人听。家里人在背后议论他,关闽就是当老师的料,叫他干别的,不行。

按照父亲与关华的计划,在原房子的基础上往上加盖三层,再往左右扩展四间套房,就等于每层有6间套房,共有36间房。家里有8口人,自己住3间套房,其余的全部出租,每月的房租,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建房时,出了个事故。关华采购的钢材,多半是劣质产品,还有部分是从别处旧楼拆迁买来的。关闽看着材料,忧心忡忡,他提醒说:“建房子是人住的,质量第一呀。”关华呵呵地笑起来,他说:“这年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关华还说,他夜里做了个梦,梦到楼房建好后,房子租出去,钞票就哗啦啦地流进来,他梦里都笑醒了。

家里建房,请了几个四川民工,都是在建筑工地干过活的,懂一点建筑方面的技术。有一天,有个民工出于好心,对关闽说:“这水、砖、钢材都不合格,将来会出事的。”关闽问:“你们跟我哥哥说过这个问题吗?”民工说:“你哥哥要我们只管干活,不要多管闲事。”

这时,关闽爸爸过来看民工施工情况。关闽想找爸爸谈此事,就叫爸爸下楼来。爸爸踩在楼上浇了水泥正在晾干的阳台上,刚准备下楼,阳台突然塌了,人掉到了楼下,吓得关闽大喊大叫。不幸中的万幸,爸爸没出大事,就是腿摔折了,到医院打了石膏,躺了三个月。

三、

关华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他大大咧咧地说:“钢材没有问题,是用得太省了,铺钢筋时,多用一点,加大密度。”然后他又嘀咕:“阳台水泥没有干透,爸爸走上去,才塌的。”为这事,关闽与关华吵了一架。关华说关闽不可理喻,头脑固执得可怕,关闽觉得哥哥完全掉进了钱眼里。哥哥没有读多少书,初中毕业就到社会上去混,一身的江湖义气,满身的铜臭。他的口头禅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关闽每次与哥哥争吵,都气得他想去跳河。

半年过去了,自建房竣工了。关华打量着楼房,脸上,眼睛里,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关闽却忧虑重重,他知道,这样的楼房,是经不起任何风险的。但是,这里的人建房子,几乎都在偷工减料,都是用最少的支出,换取最大的利益。也难怪,大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穷了几辈子,突然碰上躺赢的生财之道,谁会想什么百年大计呀。

楼房建好后,关闽父母就什么事都不干了,过起了吃房租的日子。关华原先与朋友合作,开出租车,后来他不愿干了,觉得没必要。嫂子很早就是全职太太,每天的生活就是找人打麻将。他们给孩子早早买好了黄金地段的学区房。关闽的妻子生了孩子后,就辞职在家照顾小孩。她还劝关闽别当老师了,守着这栋楼房,房租都吃不完。但关闽想来想去,还是没辞职,有点舍不得。

四、

从看到自建楼倒塌的新闻开始,关闽就有了挥之不去的噩梦,梦到家里的自建楼也倒塌了。那天中午,他躺在沙发上刷微信,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楼里的租房户都外出干活了,家里人也都陆续出门,整栋房子就剩他一个人,突然,楼塌了,把关闽埋在废墟中。他从梦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关闽觉得这个梦太蹊跷了,梦境是不是一种暗示呀。

从这天开始,关闽总是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说不准哪天,他家的楼房就会像新闻里的楼房一样轰然倒塌。他家的楼与新闻里倒塌的那栋楼房状况,真的太像了。

这个感觉一直折磨着关闽。他有点后悔,当初在建房时,应该请懂行的技术人员帮忙把关,而不是任由父亲做主,请了个喜欢吹大牛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留着长头发,戴着一副墨镜,端着个罗盘仪,他说:“这个地段风水好,抓紧时间建房,越快越好,赚钱发财才是王道,时不我待呀。”

关华对风水先生崇拜得五体投地,说他拜过大师,说话一言九鼎,指点迷津,跟在他屁股后面端茶递烟,殷情备至。于是,风水先生一走,父亲与关华就进入了疯狂状态,恨不得一夜之间造起大楼。

这天晚上,关闽刚入睡,突然听到哐当一声巨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了。他的第一反应是房子塌了,顿时大喊大叫:“房子要塌了,快逃命!”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冲到门外,把租房客的门一间间敲开:“房子要塌了,大家快逃命呀。”他的声音恐怖而惊慌,把大家都吵醒了。

关华走出门,冲他吼叫:“你脑袋坏掉了,半夜三更喊什么?”关华对租房客赔笑脸,说不好意思,把你们吵醒了,大家回屋子休息吧。然后强行把关闽拉回房里,交给关闽妻子,要她看好关闽。

关闽把手机上的新闻给妻子看,说他的梦不是无中生有,希望引起妻子的重视。妻子看了新闻后,连忙找关华说了此事。关华连手机都懒得看,极不耐烦地对弟媳妇说:“关闽最近神经不正常了,弟妹你多担待点呀。”然后把门砰一声关上了。她听见门内嫂子的声音:“关闽成天神经兮兮的,要不要送他去看看医生。”

楼房的一楼是出租给外地人开食杂烟酒店的,每天都有不少老辈本地人坐在这里喝酒聊天,他们都是靠租房才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关闽把这条新闻给他的一个同学看。同学看了后,许久才说:“你想怎么样?把房客赶走?重新建楼房?你觉得会有人同意吗?”另一个人说:“关闽真是瞎操心,都过了几十年,出现过问题吗?你这是要砸人家的钱袋子呀。”他还很有把握地说:“只要不地震,房子是不会倒塌的,我们的房子是一栋紧挨一栋,相互支撑着的。”

关闽很想解释新闻里倒塌的房子,与他们的房子一模一样,都是紧挨着的。然而,几乎没有谁关心“房子倒塌”的问题,大家都沉浸在坐收房租的幸福生活之中。于是,关闽就不再说什么了,他偷偷联系上了之前村里学建筑的大学生,请他帮忙找了家房屋检测机构,想趁租户返乡好好鉴定一下房屋质量安全。

到年底了,租客陆续走了,不少邻居也搬到城里的新房准备过年,城中村变得空空荡荡。关闽带着房屋检测机构的检测员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送走检测员后,他在一张靠背椅上坐下,打开手机刷微信。突然一阵困意袭来,关闽就进入了恍惚状态。突然,他发现一幢楼房开始倾斜了,然后就哗啦一声倒了下来。接着,边上的楼房也开始倒塌了,关闽跳起来,大喊大叫快跑呀,快逃呀,楼房倒了……兀然,一块砖头砸在他头上,他奋力一挣,醒了过来。原来,他又被这个噩梦缠上了!

第二天,关闽向很多人说了梦里的情况,他觉得连续做同一个梦是个不好的兆头,一切皆有可能。然而,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

隔日,关华与关闽妻子,强行把关闽送去医院看心理医生。

从医院回来,关闽收到了房屋鉴定机构寄来的报告。他把医生开的药都扔掉,他说,他没病,很健康。他开始着手准备文字材料,要向有关部门反映城中村房屋的质量问题,湖南倒塌的房子,就是前车之鉴。他把自己家以及城中村住户是如何用劣质钢材、水泥、砖的情况,统统列举出来,还附上房屋检测机构的鉴定报告。这份材料事实充分,证据翔实,很有说服力。家人的反对和未知的处罚,和人命相比,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他想,哪怕是亡羊补牢,也为时未晚。

关闽将材料寄出。不久后,这片城中村,被政府纳入了重新规划改造范围。神奇的是,此后,关闽的噩梦,再也没有了。

2023-11-06 22:05:10

  • 上一篇:一排柳

  • 下一篇:和石榴一起长大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