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情感

王均金:企业做长比做大更重要

正文:

低调、稳健的王均金,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与大哥一起走南闯北。90年代初,他们又一同承包下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在当时这无疑是“胆大包天”。

  2002年,作为民营企业,均瑶斥资1.08亿元入股东航武汉公司,在对民营资本存在着“玻璃门”的航空业领域,在股权争夺战中角力国企。在人们眼中,这是更加彻底的“胆大包天”。

  由于过度劳累,王均瑶英年早逝,令人唏嘘。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大哥离世后的一段日子还是让王均金有过迷茫,“好在企业始终没有乱”。他走到台前,维持了集团的平稳过渡。

  “集团要做百年老店”是王均瑶生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个目标,在王均金的手中延续下来。

  今年8月,吉祥航空从上海至日本冲绳的直飞航线即将开通。在面临与实力雄厚的国有航空公司的竞争时,王均金心里清楚,要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必须靠“智取”方能成就。

  草根温商 :大胆“包天”

  回忆起当初背井离乡,踏上创业之路的场景,王均金说,离家出去闯荡这个决定,在那个时代的温州是非常自然的。“在当地,只要有一点本事的,都想当老板,都要出去闯一闯,哪怕闯了之后干不成,再回来好好干。”

  王均金回忆起90年代初期,很多温州年轻人都自己拎包离开家,出去跑业务,跑供销,“所以后来温州才会有这么多的,各个行业的、领域的老板。”在这些跃跃欲试的创业者大军中,也包括王均瑶和王均金哥俩。亚运会期间,他们开始贩卖起与奥运会相关的旗帜与徽章,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桶金后,王均金又跟着大哥去湖南闯荡。在湖南的经历虽然没有积累下太多的财富,却积累了对于创业的重要经历。

  “经历很重要,因为有了阅历,才会有很多判断。”回忆起在湖南的日子,王均金将其称为一段“积累期”或是“初步积累阶段”。

  “算是见见世面,刚刚起步的时候,各方面都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

  在路途奔波的时候,火车上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兄弟几个有时在火车上没有座位,只能被挤在人群中站很长时间,甚至要睡在火车座位底下。

  谈及这段经历,王均金认为,这对他们以后经商之路的不断拓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后续成长而言,很重要的就是阅历、经历,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劳苦中的收获不止是这些。在外奔波、路途劳累的打工经历,不仅磨砺了他们的精神,还意外地给他们带来了创业的点子。

  当时,很多温州的同乡打工者们在湖南做生意,辛辛苦苦几年下来,积攒下的一箱一箱现金如何拿回家?有个老乡提议:“不如包一架飞机回去,把老乡们一起带回去。”

  在当时,无论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也罢,总之,这样一个建议,被王均瑶哥俩听了之后,就记在心里,并且尝试去推动。“我们就这样开始,去接触、去谈,谈包一架飞机。”

  可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何容易?当时要面对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当时并没有开通到温州的航线,就连到省会城市杭州的都没有。其二,要开通航路,需要到各个相关部门去审批,时间上也来不及。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和民航部门洽谈之后,兄弟几人得知,如果长期要包机的话,是可以探讨的。于是,怀着一线希望,他们继续与民航部门加强接触,逐步了解了如果要包机的话,需要通过哪些手续、如何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的沟通,到各个部门所盖的章达到100多个,批文叠起来也有几十厘米厚,王均瑶兄弟最终达到了民航局和空军的批准文件,承包下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

  “那个时候有‘包地、包天’的说法,我们算是‘包天’。”王均金颇为自豪地说。

  当时, 买飞机票都需要团级干部以上,还需要介绍信。搭飞机的人也很少。“所以,我们进入这个阶层,进入这个领域是比较早的。”他始终记得那个重要的日期,1991年7月28日。

  角力国企 :成败皆经验

  随着包机的成功,三兄弟的事业逐渐走上了轨道。

  被问及当时在有分歧的时候,谁的意见说了算,王均金笑着说:“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每个人的意见都会表达,但最后是大哥说了算,这个是规矩。”

  不过,他补充道,由于企业刚起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达不成共识的意见。“那个时候企业也不是大企业,是刚起步的小企业,这些东西也比较简单,怎么说怎么定,也没有什么股东会、董事会,没有这么复杂。”

  2002年,作为民营企业,均瑶斥资1.08亿元入股东航武汉公司,一度被认为是民航业市场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从开始谈判到正式入股,其中花了三年的时间,当时经手整个事宜的王均金认为,之所以最后能入股东航,“与我们要进入航空主要运营业务的执著有关。”

  而在入股之后的运营中,国有主导的东航,与民营的均瑶在风格上的不同逐渐显露出来。“在一些效率上、决策上,我们觉得很多不合适不应该做的决策,他们也做了,所以也有一些分歧。”

  在这段时间里,另一件大事的发生,也改变了王均金的人生轨迹和均瑶集团发展方向。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病故。在王均瑶去世的第10天,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王均金走到台前,接任董事长的职务。

  王均金坦言,虽然此前集团已经做好准备,但哥哥的去世还是让他迷茫过。“有老大在的时候,许多事情轻松很多。”

  他维持了集团的平稳过渡,包括收购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90%的股权,为将来进军零售商业领域打下根基。

  而在航空业领域,当隶属武汉市国资委的原武汉航空公司拟出让东航武汉分公司40%股权时,均瑶与东航都想接手这部分股权。在激烈的博弈之后,以均瑶集团的退出告终。

  “最后我们没有拿到也是自然的。东航是大的国有航空企业,从政府的角度,肯定给大的国有航空还是比较放心的。”王均金说。

  虽然整个过程并不顺利,但王均金在总结这次经历时,提及当初由于派了财务总监,使得公司对于整个运行、财务的数据、成本等指标的掌握很清晰,这给日后吉祥航空的组建积累了经验。

2023-11-06 03:51:2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