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情感

怀念父亲

正文:

世事无常,一年多前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和永久的思念。一年多来,父亲的身影经常在脑海里浮现,父亲的教诲经常在耳边响起,每当回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思念之情难以言表。为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思念之情,特撰写此文。

求   学

八十多年前,父亲出生在镇江长江码头边棚户区一个普通码头工人家庭,爷爷是码头工人,靠卖苦力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奶奶是朴实的家庭主妇。父亲的童年、少年时光是在阴暗潮湿、低矮狭小的棚户里艰难度过的。棚户生活是当时社会底层人群清贫生活、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是父亲人生的起点。上世纪初,镇江京口闸至小码头的江岸是一方天然良港,南来北往的货物商品在这里进进出出,上上下下,集散转运,港口码头非常繁忙。爷爷凭借自己高大硬朗的身体和铁背双肩,搬运着各种货物,穿行于船上、岸上、火车上。爷爷朴实真诚、吃苦耐劳的品格深深影响着父亲幼小的心灵。爷爷识字不多,从未进过学校,只读过两年私塾,但他是父亲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父亲三岁时,爷爷就买来字块教父亲识字,父亲的“识字人生”就是从认字块入门和起步的。

奶奶生在旧社会,旧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奶奶一生只有姓没有名,只知道姓耿。奶奶不识字,但识事,她教育父亲:“要识字,人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识字,要识字,要读书。”这些普普通通的话语,深藏人间哲理,充满着母爱和希望,激励和鞭策着父亲前行,在父亲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使父亲终身难忘,终身受用。父亲曾经对我说,他几十年如一日爱读书、爱学习就是受益于奶奶这种淳朴的母训和家教。

父亲五岁那年,奶奶因脑炎离开了人世,从此父亲失去了母爱,和爷爷两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由于家庭贫困,父亲就读的是小码头小学,由于家庭贫困,入学之初就直接上了二年级,小学一年级未上。由于父亲聪明好学,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虽然跳了一级进小学,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始终名列前茅。苦难的童年并没有给父亲带来多少开心和欢乐的记忆,给予他更多的是伤痛和遗憾,最使父亲遗憾和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中途失学与镇中擦肩而过。父亲12岁小学毕业,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镇中则是父亲梦寐以求,心中向往的神圣殿堂。经过努力,父亲通过入学考试,收到了镇中的录取通知书,就在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使父亲雪上加霜,继失去母爱之后,又痛失父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镇中开学那天,父亲起得特别早,从小码头到七里甸,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走到镇中校门口,父亲痴呆呆地站在镇中校门外,看着一个个新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镇中校园,而自己手持录取通知书只能站在校门外,既进不了校园,入不了课堂,更见不到老师,父亲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忧伤。别人的录取是升学,而父亲的录取却变成了失学,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和苦难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老天的安排,相隔几十年后,我的女儿于2002年顺利考取了镇中,也算为父亲圆了镇中求学梦,弥补了父亲当年失学的遗憾。女儿开学那天,父亲特意陪她一同走进镇中校园,亲眼见证了镇中半个多世纪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当年虽然未能成为一名镇中学子,但如今孙女却成了一名镇中学生,一种幸福感、圆梦感、自豪感使父亲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尽管父亲由于家庭的苦难,无缘就读镇中,但半个世纪以来,镇中一直被父亲视为是他心中的母校。

因生活所迫,父亲14岁便丢下书包走向社会,寄人篱下,成为一名学徒工,去经受社会这所大学校的磨炼和教育。父亲学徒的商家在江边马路(今长江路)。学徒三个月后,父亲用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劳动挣来的钱,跑到大西路上一家百货店买了一双当时的名牌——上海大中华橡胶厂生产的元宝口胶鞋,这双“名牌”胶鞋令父亲终身难忘,也使父亲的人生路走得更加坚实。

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1951年春,苏北合作干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父亲报名参加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被录取,从此父亲成为了共和国一名光荣的国家公务人员,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告别了寄人篱下的学徒生涯,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苏北合作干部学校位于古城扬州东关街羊巷,是一所抗大式的学校,延安作风洋溢在校园中,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学习,父亲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光,它使父亲懂得了什么是昨日的苦,什么是今日的甜,什么是新社会,什么是旧社会,懂得了养育不忘父母恩,幸福不忘共产党。

官   德

父亲笔名“不折翁”“笔耕牛”。他几十年如一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注重理论研究,笔耕不辍,特别是走上县、市领导岗位以后,在工作之余父亲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党建理论研究,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律。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就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研究党风党纪的研究会。他还撰写出版了《新时期领导干部自我修养》《党风实践与思考》《反思有益》《论党风与党员素质》《党的建设规律新探》等大量党建文章和专着,受到组织肯定和社会好评,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成果奖,人们尊称父亲是“学者型领导干部”。

父亲为官40年,退休以后,归隐书斋,泛舟学海,以书为伴,潜心研究和探讨官德建设,先后出版了《在官言官四十年》《谈官德》《官德感言》等一系列书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大反响和共鸣。

父亲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简洁流畅,其中有不少精炼、经典,富有哲理的警言警句,犹如人生格言和座右铭,如:“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官德乃官之魂”“难耐清贫莫为官,布衣一生也风流”“德不高何以为官,人无德休谈做人”“民为官之本,德是官之魂”“位高权重不等于德高望重”“无民哪有官,当官莫忘本”“为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人间多净土,世上多清风”等等。父亲书中这些只言片语是他为官从政的所思所悟,它们不仅被许多地方引用,而且为许多人口口相传,可作为当今社会的醒世良言。

《官德感言》一书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一名读者在读完此书后,感言道:“古有《菜根谭》,今有《官德》谭”,并称赞此书“字字皆肺腑,句句由心肝”。一名外省检察官慕名向父亲求赠此书,读完后,在写给父亲的回信中感慨地说:“余君之着,当为醒官之良药,愿为官之人读一读《官德感言》,保持应有之人格,恪守官德之底线,倘能如此,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还有一名读者在读完《官德感言》后“对‘官德二字,感到特别亲切,又特别沉重,夜雨孤灯,辗转难眠,挺身而起,伏案写诗两首:

淮上京口一州官,呕心沥血书《感言》;

官场多少无德者,身败名裂臭万年!

官场从来唤清风,为官缺德古今同;

”异类“虽有今何在?不折堂前不折翁。

父亲用文字倾诉情怀,用文章感悟人生。他的《在官言官四十年》这本书,通过谈官德,议官风,论官道,说感言。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子女,当官就要当个好官,如果把心放在追求功名利禄上,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父亲的这些话语,凝聚着他的学识和智慧,意境深远,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从中学到了知识,学到了哲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对我的人生是一种净化,一种点化,一种教诲。父亲这些文章佳作是他人生中踏石留印之作,也是他本色做人,清廉做官的做人之道。父亲的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父亲的书,是我的精神家园,让我不迷失方向,不畏惧风雨,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悠悠淮上四十载,少小离家老大回。“1991年,父亲奉调回到故乡镇江,游子归来,一腔乡情,终于回到了阔别四十年的家乡。回到镇江工作后,父亲在工作之余,攻读史籍,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精心考证,潜心研究镇江、解读镇江、宣传镇江,将自己热爱家乡的浓浓乡情倾注于笔端,用文字,用文学来书写镇江,推介镇江,先后撰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古寺掩山·中华一绝》《白蛇传之谜》《满眼风光看镇江》等多本专着,父亲为推动家乡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

感   恩

2000年,父亲从市级领导岗位退休。父亲的退休生活用父亲的话说:”过得平淡、从容、理性、真实。“退休生活给父亲最大的感悟是感恩。他经常说:”一个人要知道感恩。饮水思源,我今天的退休生活,沐浴的是党的雨露阳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幸福的退休生活,不能忘记党恩,要永远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再就是要感恩社会。“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社会的关爱、社会的包容,令父亲难以忘怀。父亲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饱尝了旧社会的苦,深知新社会的甜,父亲从来不因社会上有这样那样的阴暗面和不完善而冲淡自己对社会的感恩,始终用一颗感恩社会的心,融入社会,做一名感恩社会的退休老人,当一名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退休老人。父亲始终秉持自己”两个坚持“和”一个追求“的人生座右铭:坚持自己的精神家园,坚持自己的人格纯洁,追求生命质量。

父亲就是这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退休生活,拥抱退休之”乐“,品味退休人生。父亲认为,退休是人生的”第二起跑线“,”退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跑道“,在”夕阳红“的跑道上继续前行。要笑对退休,笑对人生,在人生的”第二起跑线“上书写出人生的另一种精彩,迎来”最美不过夕阳红“的风采。

父亲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长者,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他老人家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美德却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有了第三代,即将退休。父亲”一身正气,笔耕不辍励后人;两袖清风,以德为先传家风“的优秀品德和良好家风,我一定会继承好、传承好,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这也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2023-11-06 18:27:3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