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说实话的高允

正文: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依然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之后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创建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创建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创建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了很大功劳,受到北魏三代天子的信赖。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权,还派了几十名汉族士人,担任各地郡守。这样,他和鲜卑统治者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的历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事先,天子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儿女看的。但是崔浩手下有两个文人,偏偏别出心裁,劝崔浩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让百官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声望。

崔浩自以为功大官高,没有什么顾忌,真的花了大批人工和费用,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录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的上代文化还十分落后,有些事儿在事先看来,是不体面的。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认为这一来丢了皇族的面子,就向魏太武帝告发,说崔浩一批人写国史,是成心揭朝廷的丑事。

魏太武帝本来已经嫌崔浩太自作主张,一听这件事,就发了火,命令把写国史的人一切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得到这个新闻,着急得不得了,把高允找到东宫(太子居住的宫),跟他说:“明天我陪你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路上朝。太子先上殿见了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向来小心郑重,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太武帝召高允出来,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忠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管的事多,只抓个大纲。具体内容,都是我和别的著作郎写的。”

太武帝转过头对太子说:“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还严重,怎么能饶恕呢?”

太子又对魏太武帝说:“高允见了陛下,心里畏惧,就颠三倒四。我刚刚还问他来,他说是崔浩干的。”

太武帝又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诳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不过是为了想救我的命。其实太子并没问过我,我也没跟他说起过这些话。”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这样忠厚直率,心里也有点感动,对太子说:“高允死到临头,还不说谎话,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

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来审问。崔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什么也答不上来。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诏书,把崔浩满门抄斩。

高允回到官署,犹豫了半天,都没有写出半个字来。太武帝派人一再催问,高允说:“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

高允进宫对太武帝说:“我不知道崔浩还犯了什么罪。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国史,触犯朝廷,也不该判死罪。”

魏太武帝认为高允太不识好歹,吆喝一声,叫武士把他捆绑起来。之后太子再三恳求,太武帝气消了,才把他放了。

事后,太子埋怨高允说:“一个人应该识趣行事。我替你告饶,你怎么反而去触怒皇上。我想到这件事,真有点畏惧。”

高允说:“崔浩做这件事私心重,是有错误的,但是,编写历史,记录帝王运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路编写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给他呢。殿下一我救心,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为了活命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干的。”

魏太武帝到底没有饶过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几家亲戚满门抄斩。但是因为高允的直谏,没有株连到更多的人。据太武帝自己说:要不是高允,他还会杀几千个人呢。

公元452年,魏太武帝被阉人杀死;过了一年,宋文帝的儿子刘骏即位,这就是宋孝武帝。

2023-11-04 02:30:3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