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北宋高太后 史上第一个被“女中尧舜”的人

正文:

北宋高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女中尧舜”的人,另一位是清朝隆裕太后。尧舜: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泛指圣人。出处《易·系辞下》。

  高太后,即北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小名滔滔,史称宣仁圣烈皇后,1085年―1093年临朝称制。勋戚之后,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评价她:“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尧和舜,都是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女中尧舜”的评价之高,不言而喻。

  1、平定立储危机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宰执入见,请求立储,由皇太后同听政。神宗已说不出话,只是点头首肯。王珪他们所说的皇太后即指神宗的母亲英宗高皇后。高太后出身将门,曾祖为北宋枢密使曹彬。

  等到退出宋神宗卧室后,宰相王珪等人跪在高太后面前,要求她处理朝政。高太后慌忙躲避,但宦官张茂则对高太后说:“太后应当为国家社稷着想,不应竭力逃避责任。”于是高太后同意垂帘听政。

  三月一日,高氏垂帘听政,宣布立神宗第六子赵煦为皇太子。高太后知道大位更迭在即,一方面命侍卫禁止神宗的兄弟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随意出入皇帝的寝殿,一方面暗地让人按十岁孩子的模样缝制一件黄袍。尽管赵颢和赵頵也是高太后所生,但她在皇位传递上显然主张父死子继,而不像太祖之母杜太后那样希望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当皇帝。

  在神宗弥留之际,另一个宰相蔡确与职方员外郎邢恕密谋,准备拥立赵颢或赵頵,由邢恕去找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兄弟,高公绘一口拒绝:“你这不是陷害我们高家吗!”蔡确、邢恕见谋立不成,反咬高太后要立赵颢。

  五日,神宗去世,赵煦即位,年仅十岁,此即宋哲宗。高太后在哲宗即位典礼上向群臣特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子继父业,其分当然!”在其后九年里,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顺利地完成了皇位的交接。

  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2、元祐更化

  神宗去世,司马光从洛阳进京奔丧。卫士见到他,都致敬行礼。老百姓在道路两旁欢迎他,高喊着:“无归洛阳,留相天子,活我百姓!”高太后派使者问他当务之急,他上了好几篇奏札,归纳起来,一是广纳谏言,一是废除新法。

  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对儿子宋神宗大力推行新政非常不满,不过,按照中国的宗法制度,成年的皇帝主政,即使是亲生母亲皇太后也不可以干政。

  高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即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她先是召回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老臣司马光。随后,高太后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将因为不支持新法而被下放贬谪的旧臣都召回京师,分别重用,这其中就有一直被贬斥在外的苏轼。

  司马光上台后,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旧法一一恢复。司马光在宋神宗变法时隐居洛阳达十五年之久,他废除新法之彻底,不能不说他受到了自己数年来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情绪的影响。

  然而,高太后却不仅一味信任司马光,委以重任,还在司马光病死后,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执行到底,并起用大批保守派人物如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这就是历史上的“元祐更化”。

  3、宋朝最安乐的时代

  高太后虽然属于保守一派,但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这也是宋朝最后一个国势较强的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

  宋朝的这种政治局面对于夙敌辽国起到了震慑作用,辽王戒其臣下,不要再到宋辽边境挑畔,说:“南朝又恢复了仁宗时代的政策了”。

  高太后本人十分地注意节俭,下令散遣修京城的役夫,减少守卫皇城的兵卒,停止了皇宫的建设工程,还停止了其他一些浪费民力的项目。高太后还告诫京城内外都要免除苛敛。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团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潮,即程朱理学。

  高太后“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尽量与民生息。她治下的九年,史称“元祐之治”,被认为是宋朝天下最太平、百姓最安乐的时代,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元佑八年九月高太后病故,享年六十二岁,朝野哀痛。

  《续资治通鉴》载:“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害。杜绝内降侥幸,裁抑皇亲私恩,文恩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宋史》载:“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2023-11-06 04:22: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