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南霁云,出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农民家庭,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八,故当时人称“南八”。南霁云(712年―757年),为人勇武过人。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
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安史之乱,张巡死守睢阳城,屡挫叛军。但是粮食已经吃完,城中士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古代“战争”这两个字,背后往往有着极端残酷的故事,军粮不够,城中的麻雀、老鼠、弓箭铠甲上的皮子以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后,人吃人就不在稀奇。
南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出城求救,南八先到彭城的御史大夫许叔冀求援。但是乱世之人只想佣兵自保,许叔冀对睢阳的战事无动于衷。
南八又带领自己仅剩的三十余骑到了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睢阳与临淮只有三百多公里,但是贺兰只想自保,南霁云见他无意出兵,便说睢阳与临淮唇齿相依,一旦睢阳有失临淮危在旦夕。
贺兰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两地相距只有三百多公里,现在坐汽车只要四个多小时便可到达,按照古代优秀骑兵的行军速度也只要四天左右。见南是难得的将才,贺兰想将南留在身边,于是设宴款待。
在酒宴上,南霁云悲愤的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着便拔出佩刀自断一指,拿着自己血淋淋的手指给贺兰看。史书记载“一座大惊,皆感慨为云泣下”。
我们今天仅能想象当年的情景,也许南举着自己断掉手指的血淋淋的手怒目望着贺兰,贺兰或许羞愧的都不敢仰视。但是我们也不好去责怪贺兰什么,身为乱世的一位地方首长,首先当然要想到的是自己要保卫的这块国土与人民。
南见到贺兰终不肯出兵相救于是,当即策马离去,在出城的一瞬间,他回身抽箭引弓,一箭射中了佛寺的高塔,有一半的箭头都射进了砖里。南八大声说:“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当然,大部分的人,包括南八与贺兰都知道,他这一去便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后来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南八知道带着些部队回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因为围困睢阳的叛军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但是他还是回去了,明明知道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没有粮食、没有希望,但是他到底还是回去了,援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层层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757年十月,在饥饿、叛军、绝望的层层围攻下坚持了半年之久的睢阳城被攻破,城破之时,无一人投降。叛军用刀逼迫张巡投降,张巡宁死不屈。叛军又诱降南霁云,南霁云没有说话。
这时候张巡对他说:“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南霁云笑了笑,说道:“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不屈而死。
后人曾有诗云:洒血睢阳谁笑痴?故乡粗豆靡穷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
2023-11-06 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