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地望称谓

正文:

古人称人不喜欢直呼其名,总拐弯抹角地使用别称,以示博雅。有时候,古人往往用地名作为对人的称谓,例如出生地、家族郡望、为官之地都可用以称人。

第一类,以出生地的地名作为某人的称呼。例如称唐代诗人孟浩然为孟襄阳,称张九龄为张曲江,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因为,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柳宗元是山西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再如,清末有一副刺世疾邪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李鸿章籍贯安徽合肥,故称李合肥;翁同龢籍贯江苏常熟,故称翁常熟。曾国藩被称为曾湘乡,张之洞被称为张南皮,康有为被称为康南海,梁启超被称为梁新会,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等,皆以出生地为代称。

明清时期以地望称人,有时不加姓氏,令人揣度费解。例如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书法评论:“平原于茂字少理会,会稽于密字欠工夫”“华亭力排吴兴”“诸城或过华亭”,等等。使一般读者不知所云。其实,包世臣在此处系以出生地称呼历代书法名家:“平原”指唐人颜真卿,“会稽”指唐人徐浩,“华亭”指明人董其昌,“吴兴”指元人赵孟,“诸城”指清人刘墉。

第二类,以郡望作为对人的尊称。所谓称郡望,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风尚,本指某一地区(多指某郡)最有名望的豪门大族,当时称为名门望族。例如京兆杜氏、扶风苏氏、陇西李氏等。清人赵翼《二十二史札记》谈到魏晋九品中正制:“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种风尚,延至唐代,仍风行于世。在社交时,为表敬意,称其郡望,令对方脸上有光。清朝学者钱大昕曾对之不无嘲讽地评价:“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摒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言王必琅琊,言李必陇西,言张必清河……其所祖何人?迁徙何自?概置弗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这种习俗到了宋代,渐次被淡漠,以后就更少见了。

第三类,以为官之地称人。例如文学史上着名作家孔北海(孔融曾任北海相)、谢宣城(谢朓曾任宣城太守)、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等。这种称谓在宋朝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2023-11-06 20:27:2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