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各行各业皆有圣人,如“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商圣”范蠡、“诗圣”杜甫、“酒圣”杜康等。说到饮茶,自然也有“茶圣”。茶圣者,唐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天门)陆羽也。
襁褓中的陆羽为父母弃在水边,却有缘被龙盖寺的智积和尚在看到,抱回寺院,收养长大。
智积和尚是一代高僧,唐代宗曾召请他入宫讲法。智积和尚喜欢坐禅,也喜欢喝茶。
不难推测,陆羽从小在禅师身边长大,很早就接触到茶了。
寺院的晨钟暮鼓,或许让长大成人的陆羽感觉到了枯燥。十一二岁时,他不辞而别,离开龙盖寺,四处流浪。
寓居常州、丹阳时,陆羽与名僧皎然多有往来。皎然还曾特意前来拜访他,寻其未遇,留诗《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一首: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
公元764年,“安史之乱”平定,陆羽铸造日用煮茶风炉时,专门铸了“圣唐来胡明年造”等字样,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做了旁证。 二十五岁的陆羽浪迹到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是中国着名茶区之一。在这里,陆羽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结庐于湖州苕溪之滨,开始总结自己的饮茶实践以及所学到的茶学知识。三年后,我国第一部茶学专着、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初稿)问世。那一年,陆羽二十八岁。
后来,在湖州刺史颜真卿(书法家)、茶人常伯熊等人帮助下,陆羽搜集历代茶事,对《茶经》进行修订。
公元780年,《茶经》定稿。从初稿到定稿,历时十几年。因为这部书,晚唐之际,陆羽逝世后,被人们尊为“茶圣”。
在世时,“茶圣”陆羽因相貌丑陋,衣着随意而为人轻视。事见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饮两杯而止。即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被野服,随茶具而入。即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乃此羞愧,复着《毁茶论》。” ——煎茶博士,在唐代就是茶店跑堂的,为客户煮茶、奉茶之人。
幸而《毁茶论》,未传能世,否则,立之破之,真教天下茶人无所适从也!
唐衢州刺史赵璘,其外祖父与陆羽交情至深。赵璘在《因话录》中记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茶家为陆羽造像,本是出于尊重,然而,在唐李肇所撰的《国史补》中,却记录下了一则“陆羽之厄”。
其文曰:“羽有文学,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着。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供奉陆羽像,貌似出于尊重,若鬻茶不利之际,则用煮开的茶水浇他,这哪里是尊重,分明是报复!
茶圣若有知,此时此刻,该哭呢,该笑呢?
2023-11-06 20: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