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乾隆为何宽恕了他

正文:

中国史学家顾颉刚说:“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但是在文字狱最为巅峰的乾隆时期,竟然有一位七十岁大臣因为在狱中吃断头饭的时候吃了两块肉喝了三杯酒就被释放了,这究竟是乾隆皇帝起了恻隐之心还是有别的打算呢?

在清末政治家李岳瑞所着的《春冰室野乘》中写到了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乾隆时期的大儒,大理寺正卿,尹嘉铨。

尹嘉铨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尹会一曾经是吏部侍郎,更是清朝有名的道学家,和陆陇其、汤斌、张伯行并称为康熙朝四子。

有这样的家世,尹嘉铨从小就受到了很良好的教育,以承接道统为己任。

他确实也是天赋异禀,加上学习勤奋,在学术上为朱熹的《小学》加疏,汇编成《小学大全》,颇受乾隆好评,自己着作近百种,可称着作等身,仕途上官至大理寺正卿,位列“三公九卿”之一。

但是他为人性格狂悖,曾经称自己是孟子后身,直接孔子真传,这种性格直接导致了他之后的悲剧。

乾隆四十六年,当时已经致仕在家的尹嘉铨听闻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回京途中在保定休息,他便起了见驾的心思。

但其实乾隆并没有召他觐见,他就想了个法子,写了一篇奏章,让他儿子给乾隆送去,内容就是为他的父亲尹会一请谥号。

为什么是请谥号这件事呢?因为尹会一除了学问和治理能力出众之外,最为世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孝道,当年他在河南治理洪灾得当,颇得民间好评,但是他都是把功劳归于母亲的教导,在那个及其重视“孝”的时代,他的言行是广受赞誉的。

尹嘉铨一直都以父亲为榜样,以孝子自居,这次上奏请谥号也是为了成全自己“孝子”的名声,同时他想着上奏之后,皇上必会召见自己,也可以在乡亲故友当中体现自己的圣眷不衰。

但是他没想到乾隆皇帝并不想成全他,反而斥责他不安分守己,让他颜面扫地,于是他坚持上奏第二次,不光为他的父亲,还有范文程、汤斌、李光地、顾八代、张伯行几人一起,请谥号,还要请求共祀孔庙。

乾隆皇帝没想到尹嘉铨竟然如此不知好歹,第一次的斥责没有用,还要变本加厉地再来一次,直接朱批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钦此。”

这一下尹嘉铨不仅没有在乡亲面前露脸,直接被乾隆送到监狱里去了,遭受了牢狱之灾。

大丈夫死当谥文正,在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重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谥号作为皇帝钦赐,可以说是一个人死后最大的荣耀,别说文正了,只要不是恶谥很多人就满足了。

对于这种帝王特权,竟然有人三番五次上书为自己的父亲、老师、父亲的朋友请谥号,即使这些人也都是清初大儒,也是触及了乾隆的逆鳞。

下狱之后就是抄家了,从家里抄出藏书大小311套、散书1539本、未装订书籍一柜、法帖册页65本、破字画58卷、书信一包计113封、书版1200块。

从这么多书籍字画里面找几个所谓违法的言论,实在是太简单了,下面就列举几个当时定下的“滔天大罪”。

第一条是尹嘉铨自己写了一本《名臣言行录》,里面收录了鳌拜、高士奇、徐乾学、鄂尔泰、张廷玉等曾经被乾隆罢黜甚至处死的人。

乾隆历来不喜欢所谓“奸臣”“名臣”的称谓,他自认“明君”,只需要执行他指示的奴才罢了。

再者,乾隆年间严禁私人撰史,即使是国史馆也是采取“案而不断”的策略记录本朝人物,评史、定凡例以及初稿的审阅都是乾隆亲自动手,为的就是维护自己的英明形象。

第二条就是所谓的“帝师罪”。尹嘉铨时常自比孟子,所以模仿孟子的王者之师,结合《史记·张良传》中“学此则为帝者师矣”,自称帝师。

且不说尹嘉铨从来没有教授过皇家子弟,只是为旁支子弟编着了《小学大全》,就算是真正的太师也不敢说出这种话,这一下就坐实了狂悖妄上的罪名。

第三条是这个案子最出名的一条问题,也是这个案子被后世作为文字狱典范的原因,叫做“古稀罪”。

“古稀”一词出自杜甫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一直都是大家通用,但这个时候恰逢乾隆在七十大寿自称“古稀天子”,又写了《古稀说》颁示天下,相当于直接把“古稀”二字据为己有了。

在尹嘉铨家中找到了自号“古稀老人”的书稿证据,那么罪名就上升到了“僭越”的高度,直接就被奏请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亲属照律缘坐。

其实乾隆也知道这个处理有点过分了,只是处了绞立决,免了家人连坐。

这里对于尹嘉铨的结局其实有点众说纷纭,根据《春冰室野乘》记载,李岳瑞有一个朋友的先人在乾隆年间任刑部郎中,留下了一篇《纪事》文章,是奉旨记载下狱官员行为,上呈给皇上的。

文中记载,在行刑之前,皇上命令御厨做了酒席给尹嘉铨,作为断头饭。尹嘉铨颜色不乱,并没有慌乱的神情,反而是不断自责,反思自己辜负了皇恩,坦然领罪。

在吃饭的时候,尹嘉铨坦然饮酒三杯,吃了火腿和肥肉各一片,泰然自若。监视的人回报给乾隆他的行为,乾隆沉思了片刻,决定再次召见尹嘉铨。

乾隆皇帝一生好名,到晚年更甚,所以乾隆晚年文字狱的情况比起早年已经缓和很多了。尹嘉铨素有文名,乾隆也担心会给自己留下不好的名声,加上看尹嘉铨悔过之心诚恳,死前坦然,并无异心,就决定放了他。

尹嘉铨得到召见,知道皇帝的态度动摇了,立马大拍马屁,说自己年事已高,无法为皇帝做太多的事,但是可以每天焚香祷告,祈福皇上万寿无疆。

听到他长篇大论的拍马屁,乾隆皇帝也消了火,嘲讽了一句“汝尚欲活到百年乎”,就放他回家了。

对于尹嘉铨这次的文字狱事件,很多人把他和清初的文字狱视作一个类别,其实不然,之前的文字狱是因为清朝立国之初因为是异族当政,对于民间怀念前朝的风向的打压,以及康熙登基之初主少臣疑的情况下,对于权臣的打压。

但是到了乾隆朝末期,皇权其实已经稳固,这个时候更多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了。

自从朱元璋废除宰相职务之后,一直到封建王朝被彻底推翻,都没有再有“宰相”这个职位了,但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朝堂的影响力依然不减。

清朝延续前朝推崇程朱理学的传统,从好处看可以加强自上而下的思想统治,但是从坏处看,文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反而利于臣子们拉帮结派。

鲁迅先生对此就做出过犀利的评价,推崇朱子的理学,就要讲学,于是而有学说,于是而有门徒,于是而有门户,这样就变相形成了相权,所以其实乾隆一直对于朱子都是有尊崇但是抑制臣子们“学样”。

对这一点,在经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乾隆二十一年,他首度在经筵中与朱子立异,至乾隆六十年的三十二次经筵中,乾隆共有十七次提出异议,对于当时文人颇为推崇的东林党,乾隆也多次表示是明末亡国的祸根,甚至直言:“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讲学则始于东林。”

针对于乾隆皇帝这个意向,着名的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自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多次嘲讽道学先生,各种假道学的形象在民间也深入人心,对于理学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这种风向之下,尹嘉铨不仅为自己父亲请谥号,还给各种道学大师请封,一旦答应,那么民间各种讲学之风必定死灰复燃,这是乾隆绝对不想看到的。

所以在对待尹嘉铨一案上,乾隆要的不是他的人头,而是批倒同时要批臭,要利用他的丑行来打倒他的道学。

例如娶五十岁的守贞女子,上奏之前给妻子吹嘘必带翎子归的事情都被在公堂上抖露出来,当时的尹嘉铨为了活命,只得一一认下,甚至直接说出自己惧内,是假道学,可谓是将读书人的颜面丢了个一干二净。

到最后尹嘉铨的生死其实对于乾隆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借这次事件,他已经完全把尹嘉铨道学先生的身份彻底打碎,给了天下道学学子一记响亮的耳光,目的已经达到了,最后放掉尹嘉铨反而又给了乾隆一个“仁君”的名声。

虽然没有被处死,但是身败名裂的尹嘉铨于次年就郁郁而终了。或许他在康熙年间,或是嘉庆年间,还可以名成身退,但是他遇到了乾隆,变成了一个悲剧又有一些滑稽的人物形象留在了史书上,不得不说可悲可叹。

2023-11-06 20:29:3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