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东八里庄的前世今生

正文:

  从1953年到1957年,北京八里庄地区先后建起了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简称京棉一厂)、北京第二棉纺织厂(简称京棉二厂)、北京第三棉纺织厂(简称京棉三厂)三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一举结束了北京有布无纱的历史。纺织业成为那个时代北京百姓经济的一面旗帜,名噪京华。可是,对于纺织厂所在的八里庄地区,人们却知之甚少。历史上的八里庄,究竟是什么样子?上世纪50年代后,这里经过了怎样的变迁?

  明清时期的八里庄:曾是旭日门外普通的农村

  在旭日路上乘坐112路电车,自西向东行驶,过了四环路,第一站是慈云寺,第二站便是东八里庄。路南路北,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商场、邮局、快餐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显而易见,这里是城市化的居住小区。不过,既然地名带个“庄”字,历史上它也应该曾经是农村吧!

  有位老人通知我,束缚前的北京近郊至少有四个八里庄:北八里庄在北苑附近,南八里庄在南磨房附近,西八里庄在阜成门外,东八里庄在旭日门外。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在村名前边加上“东南西北”表示方位。这样,一说东八里庄,大家就知道是旭日门外那个。

  东八里庄,顾名思义曾是个村庄。它的历史和村旁的旭日路紧密相关。事实上,“旭日路”是20世纪50年代修整道路后才起的名字,而它的前身则是元大都齐化门外的驿路。

  元朝初年,统治者放弃了辽金两代的都城(大致位于明天宣武区的西部),在高梁河水系(包括明天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等)建起了元大都,成为明清北京城的前身。大都城有11个城门,其中的东南门名为“齐化门”。齐化门建成后,车马由此进城出城,逐渐形成一条土路,是元大都东去的驿路,供政府传递文书之用。事先,这条路两侧多是野地,只有零星几个驿站,非常萧疏。

  明正统年间重建齐化门,改名为“旭日门”。旭日门外的土路也由驿路逐渐变成运粮通道:人们经京杭大运河把粮食运到通州,再从这条路运进旭日门内的粮仓。这样一来,原来萧疏的小道逐渐热闹了起来。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土路越来越破旧,路况越来越糟。到了清初,根据雍正帝《御制旭日门至通州石道碑文》记录,“轮蹄经涉,岁月滋久,地势渐洼;又时雨既降,积雪初融过后,停注泥淖,有一车之蹶需数十人之力以资牵挽者矣”,令人无法忍受。雍正七年(1729年),天子诏令修建旭日门外石路。因为工程浩大,众多工匠只能在路边住宿。石路沿线由此形成一些村庄,其中一村因距旭日门八里而称为“八里庄”。

  民国时八里庄已成为旭日路边的一个大村

  站在东八里庄的过街天桥上,纵目远望,开阔的旭日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远方,央视新大楼巍然屹立,向这里传递着现代的气息。

  它,是旭日路边上的新秀。而在这条古道旁,八里庄,已经守候了快要三百年。

  可惜的是,在最初的二百多年间,人们险些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八里庄的文献记录。我曾经跑了好几个图书馆,仍然一无所获。幸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采访到了几位从小就住在八里庄的老人,了解到民国时期八里庄的大致状况。

  事先,旭日门外非常萧疏,那时的旭日路依然一条石板路,其上有几道深深的车辙,路中心是一条腥臭的排水沟。石路两侧,零星分布着一些村庄,八里庄就是其中之一。以石板路为界,路南称为“前八里庄”,路北称为“后八里庄”。八里庄有门、郭、张几个大姓,村民主要是菜农,围着菜地居住,这边四五户凑一堆儿,那边七八户凑一堆儿,虽然看上去零零散散,但加在一路也有2700户,是这一带首屈一指的大村了。

  民国年间,八里庄人主要种大白菜、芹菜、菠菜、香菜、黄瓜,抗战胜利后又开始种西红柿。种的蔬菜,一部分留给自己家吃,一部分拉到天桥去“发货”,卖菜挣钱,养家生活。平日里,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八里庄人才能喘口气,点点灯笼,放放风筝,放放炮仗,村子顿时热闹起来。村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尊老爱幼,很讲礼数,在这一点上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

  那时的八里庄,除了朝外的石板路,另有一条要道:二道沟。明天一提二道沟,大家就想到热电厂的循环水道。而在民国时期,这条沟是一条干旱沟,最深处有四五丈,可以走大车。它西起旭日门外元老胡同下四条(今朝外北街与工人体育场南路相接处附近),东到通县(今通州区)。后八里庄北边另有几个大窑坑,是六里屯村民烧砖取土留下的,一下雨就积水,长满了苇子,非常萧疏。前八里庄附近,有一块坟地。白天,野兔(hare)蹿来蹿去;夜间,常常听见凄厉的叫声,分不清狗叫依然狼(wolf)嚎。

  八里庄西边,直到小猪(porket)店(今小庄),都没有什么大村。西边最近的邻居,从地名上说应该是慈云寺。慈云寺是座古庙,占地约20亩。据《宸垣识略》记录,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敕建,曾有御书石匾。寺庙附近也是大片的菜地,只有几户人家,很难把它称作村落。

  八里庄东边,以朝外石板路为界,路北有座“红衣庙”(也有人说是红墙庙),大致相当于之后鑫帝大厦的位置。据说,清朝的天子经过这里,也要停下来到庙里烧香。庙的附近,现在的京棉新城一带,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务达海墓。墓主爱新觉罗·务达海(1601年-1654年),是清太祖二弟穆尔哈齐第四子。早年屡次率部击败明军。顺治元年(1644年),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十一年(1654年),务达海前往福建镇压郑成功,中途身染重病,只得返京,不久病死,谥号“襄敏”,就埋葬在这里。墓丘早已平覆,民国年间就很难找到具体位置了。从古墓一向向南,在石板路南边,有个村庄叫十里堡(pu)。堡字也写作“铺”,是驿站的意思。十里堡因为距旭日门十里而得名,很可能也是在雍正年间形成村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里庄成为北京纺织业重镇

  来到旭日路南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门,左右两侧有两个白色手掌一般的雕塑,像是正要热情地鼓掌。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几个大字:“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一位位衣着入时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快步走入大门。

  这,就是昔日的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3年到1957年,开始执行发展百姓经济的第一个五年打算。事先的主要力量是发展重工业,而棉纺作为轻工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干系,同样受到了政府的正视。1953年,根据首都城市区域打算,中共北京市委和纺织工业部决定在京东的八里庄兴建大型的纺织工业区。

  这里说的“八里庄”是广义的,不仅仅指东八里庄一个村子,还包括了慈云寺、十里堡等地,是乡镇一级的概念,也就是现在八里庄街道的前身。北平束缚后,于1949年4月设立了八里庄乡,隶属郊二区,之后先后改属第十四区、第十区、东郊区、旭日区。为什么用“八里庄”作为一个乡的名字呢?因为在这一带八里庄是最大的村子。1956年2月,在兴建棉纺厂的同时,撤销了乡的建制,始建八里庄街道,行政统领范围东至十里堡京包铁路以西,西到红庙、西大望路(含马道口),南至通惠河,北到六里屯,面积约12平方公里。

  “一五”打算开展后,京东纺织城的扶植紧锣密鼓地进行。仅以京棉二厂筹建处为例,在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期间,就购地730亩,迁建民房438间,迁移坟墓1979具,移植树木251株,办理28名农业青年转业。

  1954年9月,位于十里堡的京棉一厂率先建成投产;1955年和1957年,位于八里庄的京棉二厂、位于慈云寺的京棉三厂先后建成投产。三个工厂共有纱锭234376枚,自动织布机7284台。除了一厂和三厂的个别设备是从东德、日本引进的之外,其余一切是国产设备。每个厂子投产第二年就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这样,在“一五”打算期间,在八里庄地区建成为93万平方米的纺织工业区,一举结束了北京“有布无纱”的历史。民国年间,北京人穿的衣服,面料是小作坊里织出的土布。如果想穿花布衣服,就得买洋布。50年代以后,有了自己的棉纺厂,北京人制衣、穿衣方便多了。

  1958年,北京的棉纱产量达到了18万件,棉布产量高达2.45亿米,做到了印染坯布一切自给,80%的产品开始出口至东南亚国家,为国家调换了大量外汇。纺织行业堪称束缚初期北京的创汇大户,成为那个时代北京百姓经济的一面旗帜。而八里庄这个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地名,因为棉纺织业的异军突起,逐渐被世人所熟悉。

  20世纪50年代,八里庄出现了现代化的居住区和街道

  从旭日路南侧,通过八里庄的过街天桥,我来到了路北,进入了居民小区。最显眼的,是两栋高耸的塔楼。围绕着塔楼的,有不少三层或六层的居民楼。显而易见,它们不是同一个时期扶植的。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伴伴伴随着工厂的创建,八里庄地区新型的生活区也崭露头角。从慈云寺到八里庄,再到十里堡,京棉三厂、二厂、一厂的宿舍,向西向东一字排开。以旭日门外石路为界,路南是厂区,路北是生活区,一一对应,职工上班非常方便。生活区内,新建了大量三层高的红砖楼,作为职工宿舍。附近大量植树,做了响应的绿化,楼间点缀着一个又一个“小花园”。生活区设有医院、澡堂、理发室、中小学校、商店、礼堂(供文艺演出和放电影之用)、体育场等配套设施,可谓一应俱全。

  附近的道路也有了很大转变。后八里庄的二道沟,原来是条走大车的旱沟,此时被辟为热电厂循环水道。破旧的旭日门外石路,被拓宽增修平行路板,定名为“旭日路”,这一名称沿用至今。1960年,旭日路上开通了由沙滩到十里堡的12路无轨电车(现在112路的前身),大大方便了纺织城居民进城。1955年,筑成为一条长1075米的八里庄路,北起后八里庄北侧,南至旭日路,连接了前、后八里庄。1958年,由八里庄街道办事处牵头,因地制宜,以后八里庄北边的几个窑坑为中心扶植公园,湖水面积约330亩。在工程期间,附近学校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少先队员挖湖、植树、种花,为了怀念少先队员做出的贡献,公园被命名为“红领巾公园”。人们从旭日路边的职工宿舍出发,经过先期修好的八里庄路,可以方便地到达红领巾公园南门。

  事先的纺织厂工人,上班的时候勤奋工作,到了星期天,如果不加班,大家换下工作服,在工人俱乐部唱歌、跳舞,到红领巾公园散步、划船、游泳,放松身心。八里庄,再不像已往那样萧疏凋敝,再不像已往那样贫穷落后,变成为纺织业腾飞的摇篮。

  改革开放后,伴伴随着产业调整,八里庄又呈现出新的面貌

  从小区向西走,我来到了八里庄路的南口。东边是莱锦创意产业园,西边是“住邦2000”——它们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在最近十几年才建起来的,辨别取代了京棉二厂和京棉三厂。这样的产业调整,又是如何走过来的呢?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纺织厂逐渐规复了科学的治理制度,生产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京棉一厂生产的初级府绸,京棉二厂生产“铜亭”牌纯棉精梳纱、“花蕾”牌细纺均获国优产品称号。“景山”牌棉纱、“灯笼”牌氨纶纱、“珍珠”牌坯布等产品,在国际纺织制造业都名列前茅。仅仅京棉二厂一个单位,到1995年建厂40周年时,就已累计实现利税16亿元,成为全国棉纺行业利税大户和出口创汇大户。

  20世纪80年代初的八里庄,一栋栋崭新的6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三层的红砖楼房已经显得陈旧。许多职工搬进了新房,电视机险些走进了每个家庭。

  狭小的八里庄路两侧,逐渐形成为自由市场,每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二道沟河的北岸,也在城乡接合部建起了鲁迅文学院。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纺织业开始了纵深的产业调整。纺织城所在地,原来是地广人稀的东郊,此时伴伴随着城市化的扩展,却成为人口密集的城区,显而易见不适宜再设置工厂了。按照北京工业布局的新打算,1997年京棉一、二、三厂整合为北京京棉整体,整体在原来京棉二厂所在地办公,而厂房设在顺义,标志着北京棉纺织业从城区迁出。从此,八里庄一带结束了纺织车间的呆板轰鸣,进入了世纪之交的转型期。

  这段时间,最鲜明的转变体现在商业。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底,原来的十里堡商店(束缚前是“红衣庙”)被全新的鑫帝大厦(现为云柏鞋业)取代;1995年,在八里庄相助社的旧址上建成为雪银大厦(现为苏宁电器);1998年,在停工的京棉一厂附近建成为华堂商场。三座商厦,成三足鼎立之势,方便了周边居民购物,也使大家直接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浪潮。

  这一时期,八里庄街道的不少区域划归六里屯街道和高碑店乡。调整后的辖区比原来缩小了,东到青年路和高碑店北路,西到西大望路、金台路,南到小铁路,北到二道沟,东西最长3.8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这样,红领巾公园就归属六里屯街道了。不过,八里庄、慈云寺、十里堡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地名,依然归属八里庄街道。

  周边的路网越来越密,呈四通八达之势。1999年,东四环路通车,慈云寺有了立交桥,出行更加方便。2008年前后,旭日路再次进行大修,开通了迅速公交2号线。

  在原来的纺织城生活区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许多都是20多层的塔楼,不少职工搬了出来。改革开放初期的六层楼房一会儿显得矮小了许多。京棉三厂原址上建起了“远洋天地”和“住邦2000”高档社区,京棉二厂原址则变身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

  从东郊的萧疏村庄,到北京闻名的纺织城,再到CBD东部延长线上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八里庄的历史就像一部传奇,令人感慨万千。

2023-11-04 01:25:24

  • 上一篇:蓟门烟树无蓟门

  • 下一篇:野象谷惊魂

  • 相关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article where classid='1'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