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民间

黄鹤楼上飞金

正文:

  明朝末年,一位姓贾的宜昌商人在南京做生意发了大财,为了把资产运回故乡,他买了一艘大船,装满了锡砖,叫儿子贾元押运回宜昌。这锡砖外表上看是锡,其实,里面包着的全是白银,为的是掩人耳目,以防盗匪。这事做得十分保密,连儿子贾元也蒙在鼓里。

  从南京到宜昌是逆水而上,所以船行得慢,一个多月后,才到达长江重镇汉口。汉口地处九省通衢,各路客商云集,是个繁华之地。贾元抵不住诱惑,心想一路辛苦,也该上岸玩几天了。于是命船工停了船,上了码头。

  贾元在船上困了一个多月,上岸后如同出笼的小鸟,被汉口的灯红酒绿吸引住了。他忘了父亲(father)的嘱咐,迷恋上了花楼街的美女秋月。不知不觉间,一月已往了,他身上的银子也花光了,这才想到父亲的叮嘱。沉着回船打发船工开船,可是晚了,夏季临近,枯水时节来临,大船搁浅了。满船的锡又沉又重,船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拿它没辙。万般无奈,唯一的办法,只能等到来年春天涨水了。数日后,眼见连吃饭的银子都没有了,贾元急得团团转,一位船工点拔他:“船上这么多的锡,何不拿一点去换点柴米钱?”贾元一听,茅塞顿开。尽管父亲一再叮嘱不准动锡,可是吃饭事大呀!于是,他取了一块锡砖,用布包着上了岸。哪知,在汉口的大街小巷穿梭了一天,却寻不到买主。夜色临近,贾元又累又饿,满腹失望地往回转。穿过一条小巷时,他见到路边有一个锡匠在给人焊铁桶,不觉眼前一亮。他走已往,亮出了锡砖,问锡匠要不要。锡匠一见锡砖,连连摇头说:“买不起,买不起。”贾元想到船工们还在等米下锅,就说:“随便你给多少钱,我留着也拿不动了,我另有一船这样的锡砖呢!”

  锡匠掏遍全身,仅掏出半两碎银。这点碎银连一个锡砖角也买不回。但贾元顾不了那些了,放下锡砖,抓起碎银就走。

  这位买锡的穷锡匠姓沈,穷得连房子都租不起。这天晚上,沈锡匠心里喜滋滋的,正好他的锡用完了,就在自己搭盖的窝棚里将烙铁烧好,预备把便宜得来的锡砖化整为零。哪知表面的锡一化开,里面却是硬邦邦的,他起先还以为上当了,仔细一看,里面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子,不由又惊又喜,张大的嘴忘了合拢。高兴之余,猛然间想到,那个卖锡砖的小子说过,他另有一船这样的锡,那是一笔多大的资产呀!沈锡匠简直不敢想象,想来想去,不由起了贪心。

  第二天,沈锡匠经过打听上了贾元的船,果然见到满船的锡砖,顿时大喜过望。他压住心中的喜悦,佯装一副平淡的样子,和贾元攀谈起来。谈话中他谎称自己有个表哥在做五金生意,想高价进一批锡,出的价要比市面上的价高出一倍。贾元一听喜笑脸开,心想,如此好的商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呀!这些锡运到宜昌也卖不到这样的好价,还不赶快出手,节约了运费不说,连船工的炊事费也省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沈锡匠将前一日得来的银子买了一批锡砖,回家后将这批锡砖化开变成为银子,再上船去买锡。这样往返倒,倒了几天后,就把一大船锡倒空了。

  船一空,也就不搁浅了,贾元也就高高兴兴打道回府了。顺风满帆,又是轻舟顺流,十来天后,便到了南京。贾元叫人抬上了卖锡的一袋银两,满心欢乐去见父亲,得意地讲了卖锡的经过,然后等待父亲的夸赞。哪知父亲气得面无血色,口吐白沫,险些昏死已往,指着贾元的鼻尖,狠狠地说:“你去死吧!去死吧!”贾元开始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知道了个中隐情后,懊悔得呼天抢地大叫一声冲了出去。还没等旁人反应过来,他已冲出了宅院,冲到江边,一头扎进了滔滔江水中。

  相传贾元死不瞑目,阴魂不散,灵魂在武昌江面上飘忽了近十个月,才来到阎王殿,要告阴状。阎王不管阳间之事,说:“你自己的事自行了断。不过,你想投胎那边可以依你。”贾元的阴魂说:“我要到千人打拱、万人折腰的地方。”阎王摇头,一脚就把他踢到了他要求去的地方。

  再说沈锡匠发了横财以后,一贫如洗的他,一晚之间有了万贯家财,成为汉口的首富,人们不叫他沈锡匠了,而是叫他沈锡万了。他置了房产,开了商铺,娶了媳妇。媳妇很快就有喜了,十月妊娠,一朝分娩,婴儿出生的这天,贾元的灵魂来到了汉口,附在了婴儿身上诞生了。汉口是面临长江的大码头,江上船多,那时的船全靠风帆和摇橹划桨,摇橹和划桨要打拱折腰,千人打拱、万人折腰正是应了此地呢。

  沈锡万一晚暴富,又逢中年得子,自是喜上加喜。他给儿子起名沈继财,指望儿子把万贯家财一代代传下去。不幸的是,沈公子出生后,哇哇大哭,比一般的婴儿哭的声音都要大。起先沈锡万还以为这是好事,证明小家伙有气力。哪知,这小子哭起来不知疲倦,日日夜夜,没完没了。沈锡万请了最好的郎中,也不顶用;叫人在汉口大街小巷贴满了“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好哭郎.过路正人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的条子,也不见效。眼见儿子哭得越来越瘦,沈锡万急得直跳脚。一次,丫鬟给他倒茶时,孩子哭得他心焦脑烦,一把将茶杯摔在地上。新鲜的是,伴伴随着“砰”的一声瓷器破碎声,儿子居然不哭了。沈锡万大喜,连忙叫人预备瓷器,只要孩子一哭,马上就摔。家里的瓷器很快就摔光了,于是到街上成批地买,还派人驾船去景德镇源源不断地购买。就这样,在瓷器的破碎声中,沈公子逐步长大了,而沈锡万得来的横财,也因为买瓷器摔去了一半。

  沈公子十六岁时,生得一表人才,在外结交三朋四友,费钱如流水。沈锡万心想另有半船的银两,任他十辈子也花不完,只要他高兴就行。一日,沈公子从汉口遥望大江对面的黄鹤楼,闹着要去玩。沈锡万就带足了银子,乘船过了江。时逢仲春,风和日丽,黄鹤楼游人如织。上了蛇(snake)山头,登上黄鹤楼,千里风光,尽收眼底。沈公子站在楼台上,好不高兴。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楼下有几个游人认出了沈公子,高呼道:“沈少爷,给赏钱!”许多游人一路高呼:“沈少爷,给赏钱!”

  沈公子一听,立马就掏出身上的银子往下扔。这一扔,下面的人就一阵疯抢,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扭打在一路,有的又哭又叫,有的头破血流。沈公子见状,高兴得手舞足蹈,身上的银子扔完了,就伸手找父亲要。沈锡万只好给,直到所带的银子一切扔光。

  黄鹤楼上飞金了!新闻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黄鹤楼下的人越聚越多,沈公子见没银子往下扔了,又哭又闹,叫沈锡万回家拿银子,不然就要从黄鹤楼上跳下去。沈锡万只得忙不迭地叫人回汉口取银子,就这样,沈公子在黄鹤楼上整整扔了一天的银子,直到天黑看不见了才回家。

  这天夜间,沈锡万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想,自己年岁已高,一旦撒手人寰,儿子定会饿死无疑,沈家也就断了后。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让儿子不会饿死的万全之策来。

  第二天,沈锡万便行动起来。他倾其所有,在汉口沿江盖了三百六十五间房子,在这些房子中心,盖了一座小祠堂,名沈家庙。一切办妥后,他贴出告示,这些房子免费给商户居住,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每户每年需供沈公子吃一天饭。如此一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沈公子就天天有饭吃了。如此优惠的条件,深受商户们接待,不几日,三百六十五间房子就被商户占满了。以后发生的事果然如沈锡万所料,他去世后,沈公子很快就将产业浪费一空,然后就住进了沈家庙。从此以后,沈公子就开始挨家挨户吃饭,一天一家地轮换。因为每户每年只供他吃一天,所以家家户户都佳肴好饭,对他热情地招待。

  沈公子终身未娶,活到九十九岁,在沈家庙寿终正寝。相传,那三百六十五间房子经过数百年的沧桑,束缚初期还在。因为城市扶植,特别是汉口的商业发展,那一带逐步就演变成为明天驰名中外的汉口商业中心——汉正街。

2023-11-04 01:25:39

  • 上一篇:何来珈华祭剑魂

  • 下一篇:光头新娘

  • 相关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article where classid='1'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