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儿童

民间故事二十篇完整版

正文:

1、神药“贺阿忙”(苗族)民间故事2、白蛇传民间故事3、临淄石鼓的传说民间故事4、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民间故事5、神女和灰熊的故事民间故事6、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民间故事7、徐母育弯枣树民间故事8、乾隆遇村姑民间故事9、山中宰相和陶公洞民间故事10、昭君出塞传佳话民间故事11、道人夜遇众才女民间故事12、钻木取火的传说民间故事13、金牛与牵牛花民间故事14、愣二哥的故事民间故事15、重阳节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民间故事16、郁金裙民间故事17、良心和天鲤民间故事18、捧着花盆的孩子民间故事19、热秀干波民间故事20、伤疤脸民间故事

第1、神药“贺阿忙”(苗族)

  很久以前,在苗家山寨里突然蔓延一种怪病,病一发作头痛痛得要炸,骨痛痛得要断,肉痛痛得要裂,人们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
  长者说,相传有一种神药能治怪病,可这种药只有在长有飞龙掌血树和红升麻草的大山里才能找到。一路上要翻山过河,地上有毒蛇挡道,头上有恶鹰袭人,非常危险。有个叫贺阿忙的年轻人决心冒险去寻找神药。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座山崖前,突然看见一位挖草药的白发白须老人遭到几只恶鹰的围攻,贺阿芒不顾危险,抬起****射落恶鹰。白发白须老人连声感谢贺阿忙,送给他一个黑葫芦。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道深沟里,看见一个中年汉子在打柴,他身后有条毒蛇正悄悄袭来。贺阿忙大喊一声猛冲过去,挥刀斩断蛇头。中年汉子连声感谢贺阿忙,送给他一个黄葫芦。
  一天,贺阿忙来到一条大河前,突然发现激流中有个姑娘在挣扎,他纵身扑入河中,奋力将姑娘救起。为表感谢,姑娘送给贺阿忙一个白葫芦。
  贺阿忙终于来到长有飞龙掌血树和红升麻草的大山,看到白发白须老人、中年汉子和姑娘都在山上。白发白须老人笑着说:“好小伙,你要找的药就在葫芦里。”接着告诉了他制药的方子。
  贺阿忙赶回山寨,照白胡子老人说的,用苗家米酒把葫芦里的药浸泡了,叫得病的人舀去擦痛处,乡亲们的病果然好了。为感谢贺阿忙不畏艰险找到神药,苗家就把这种神药叫做“贺阿忙”。

第2、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第3、临淄石鼓的传说

春秋时期,黄海边上有一个小村,名字叫仁义里村。

有一天,村里一户姓王的人家挖井时,挖出一块石鼓形状的石头,上面刻着两条蟠龙,昂首翘尾,好象要腾空飞去。人们见了无不啧啧称奇。王氏兄弟便跑到村西小山上,请慈云观里的吕道长,到村里去看看这快非同一般的石头。这个吕道长曾云游四海,见多识广。看了石鼓连声说:“宝物,宝物。这是一块天生地长的石鼓,凡夫俗子是敲不响的,只有大国之君才能擂响。”众人不信,纷纷用石头,棍棒等物敲打,果然寂然无声。

吕道长指点王氏兄弟:“现在齐国国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你们应该把此宝物献给他,说不定齐桓公会对你们兄弟加封受赏。”

王氏兄弟听了吕道长的话,便邀请了八个好友,抬着石鼓奔向齐国。由黄海之滨到齐国国都临淄远隔千里,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劳奔波,好不容易来到牛山,趟过淄河,又走了十几里地,来到临淄城南的一个村庄边下。他们实在累及了,便在路边休息。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牧童走过来,好奇的用鞭杆敲打了一下石鼓。石鼓便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王氏兄弟等人大为吃惊。他们想:一个十二三岁的放牛娃,竟能把石鼓敲的震天响,齐国大地真是人杰地灵的大帮。如果把石鼓抬进城里献给齐王,看来,不但得不到什么封赏,说不定落个欺骗国君的罪名。于是,他们沮丧地扔掉石鼓,垂头丧气的返回去了。

从此,城南这个村庄就叫石鼓村,石鼓在这里无声无息待了千百年,后来,有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不过,石鼓村的人们至今传诵着这个传说故事。

现在的石鼓村,因为城区的扩建,已建起了栋栋楼房。成了石鼓新村生活区。石鼓村的人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第4、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

拉萨北面的娘热山沟,有一座唐白群则(寺庙喇嘛的一种职位)庙;南边的札那谿卡(庄园),有一面白宗姑娘崖。老人们都说:北边的庙里,供着青年喇嘛娘热唐白群则的神像;南面的崖石,是美丽的白宗姑娘的化身。他们本来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被有权有势的大喇嘛活活害死。如今,他们隔着拉萨吉曲河谷,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管刮风下雪,连眼睫毛都不眨一下,已经好多好多年了。说起来,这里边还有一段故事呢:

从前拉萨色拉寺里,有个漂亮得不得了的年轻喇嘛,名叫娘热唐白群则。远远近近的女孩子只要瞟过他一眼,保险三天不想喝茶,五天不想抓糌粑。为什么呢?魂儿留在唐白群则身边啦!

可是娘热唐白群则,并不是象仓洋加措那样风流浪荡的喇嘛。他一不喝酒、二不赌博、三不打架,见到年轻的女子,就象老鼠见了猫,吓得东躲西藏。每天老老实实地念经,诚诚恳恳地学法,把经堂擦拭得闪闪放光。大活佛西绕坚赞,对他十分赏识和看重。

唐白群则十三岁进寺庙,十五岁捐群则,十七岁就当上了大活佛的索本(管理大活佛饮食的侍从官)侍从官。在佛法上,眼看有个金子一样的好前程。寺庙里的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喇嘛,早就把他看成眼里的砂子,靴底的刺,赌咒发誓要象捏死虱子一样捏死他。他们说:“唐白群则这小子,如今就象顺风的风筝往上升,我们给他来一场鸡蛋大的冰雹,叫他从彩云里栽进臭泥坑。”

拉萨河的南边,有个色拉寺管辖的庄园,叫做札那谿卡。就在这个时候,谿卡的管事喇嘛,跟着当地一个女子跑得无影无踪。几个大喇嘛听了,高兴地拍着肚皮庆贺,说:“好了!时机来了!”便一起去见大活佛西绕坚赞,保荐娘热唐白群则到札那谿卡去当谿堆(谿卡管事)。

活佛一听,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他还很生气地指着大喇嘛们说:“喂!诸位:我们札仓(僧团)有上千个喇嘛,上百个群则。你们完完全全可以在一千个里边选,一百个里边挑。为什么偏偏要把我手下的人弄走,耽误他的经学,影响他的前程!”

大喇嘛们装做吓得发抖,一个个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就象老母鸡啄青稞。他们说:“活佛仁波青(大宝贝)呀!请睁开你老人家的慧眼看一看呀!这札那谿卡,是个产妖女的窠子;我们派去的七个喇嘛,被她们勾引得还俗的还俗,私奔的私奔。拉萨老百姓还编了歌,在八角街上嘲弄我们。这回要不派奴热唐白群则这样佛心端正、慧根坚稳的陶嘛去管事,寺庙里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了。寺产损失事小,败坏了大活佛你老人家的声誉事大呀!”

大喇嘛们这么一讲,活佛西绕坚赞只好点头同意。他把唐白群则招到法座跟前,亲自替他加持摸顶,嘱咐说:“去吧,我的好弟子唐白群则!你到了谿卡,万万不要和年轻女人调笑。在一百个女人里边,九十九个都是罗刹变的;出家人沾了女人的黑体,死后会落进最最可怕的地狱,受不完六道轮回的痛苦。”唐白群则心里根本就不想去当谿堆,嘴巴上还要“拉索”、“托及”(谢谢之意)地答应,活佛的话,是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谁敢顶回去呢!

走出经堂,大喇嘛们围上来,牛肚子一样肥胖的脸上笑成一朵花,顶额的顶额,拉手的拉手,恭喜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色拉寺下最富饶的谿卡的头人,这是花一千两藏银也买不到的好差事;背后,他们又给白宗姑娘,送去一封密信,命令她想出种种办法,勾引唐白群则还俗。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可以给她免差免债;如果办不成,不但要加差加息,还要用皮鞭讲话。白宗是札那谿卡最美丽的玫瑰花,大喇嘛们几次打她的主意,结果是玫瑰花没摘到,还扎了一手刺。提起她的名字,大喇嘛们牙根还是痒痒的。

藏历四月十五,唐白群则骑着大青骡子,从香嘎渡口过了拉萨吉曲河,到札那谿卡上任。谿卡外边的坝子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都想看一看色拉寺最有名的美男子。年轻姑娘有的捧着青稞洒,有的端来酥油茶,有的带着冰糖水果,她们想:只要唐白群则尝上一点点,哪怕是麻雀嘴壳那么大的一点点,也比过节还要高兴,比过年还要称心。

在花朵一样的姑娘里,穿着最漂亮的,是白宗姑娘;长得最美丽的,是白宗姑娘;笑声最响亮的,也是白宗姑娘。真是往前走一步,抵得上一百匹骏马的价钱,往后退一步;抵得上一百头犏牛的价钱;露齿笑一笑,抵得上一百只绵羊的价钱;抿嘴乐一乐,抵得上一百只山羊的价钱。她左手抱着七色小藏垫,右手捧起嵌着松耳石的小洒壶,扭动珞瑜玉竹一样的腰肢,走着海子轻波一样的细步,笑嘻嘻地拦住娘热唐白群则的马头,说:“我叫札那白宗姑娘,请你尝尝我酿的酒甜不甜?请你试试我酿的酒香不香?”接下来,又用迷人的调子唱:

欢迎呵欢迎,
欢迎娘热唐白群则光临;
欢迎群则哈罗花儿光临;
你累了吧,请下马坐一坐,
你渴了吧,请把酒尝一尝。
这酒是头轮二轮酒,
酒里放了红糖冰糖。
煮酒用的家乡的白青稞,
酿酒的人儿是我白宗姑娘。


娘热唐白群则骑在骡子上面,想起活佛的告诫,吓得浑身打颤,洒也不敢接,歌也不敢答,眼睛也不敢正看,偷偷在骡屁股上踢了一脚,象逃命一样跑进谿本府。白宗姑娘想哭哭不出来,想笑也笑不出来,只好懒洋洋地回家。

过了三个月,河谷里麦子黄了,札那谿卡的望果节到了。谿卡附近的男男女女,都在草坝子上跑马射箭、唱歌跳舞;只有唐白群则,一个人钻在小经堂读经念佛。白宗姑娘穿着彩云一样鲜艳的衣袍,系着桃花一样美丽的围腰,戴着星星一样闪灼的首饰,走进小小的经堂找唐白群则,还娇声娇气地唱:

请你听一听呀,
娘热唐白群则听呀,
群则哈罗花儿听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望果节,
老头老太婆都在喝酒狂欢。
你去唱唱歌好不好?群则呀,
你去跳跳舞行不行?群则呀,
不唱歌不跳舞的话,
出门看看热闹成不成?群则呀!


唐白群则偷偷看了一眼,白宗姑娘漂亮得叫他大吃一惊。他马上想起修行人的本份,脸儿羞得跟红布一样通红。他赶快低下脑袋,念了九遍六字真经,接下来唱道:

请你听一听吧,
札那白宗姑娘!
十三岁我当喇嘛修佛身,
十五岁我捐群则积功德,
十七岁我给活佛当索本,
佛根象雪山一样坚稳。
菩萨脚下我发过誓,
活佛面前我受过戒。
这辈子我不跳舞,姑娘呀,
这辈子我不唱歌,姑娘呀。
这辈子我也不寻欢作乐,
请你快快出去吧,姑娘呀!


白宗姑娘十分失望,伤心得泪水打湿了花衣裳,歪歪扭扭地走出经堂。唐白群则也定不了心思念经学法,一个人坐在垫子上发呆。

又过了三个月,割完了青稞打完了场,雪花飘飘的寒冬到了。札那谿卡的大小差巴,家家户户忙着给寺庙支差。青稞堆在谿卡的院子里,各家各户要轮流派人看守。这一天晚上,正轮到白宗姑娘当班。天气冷得不得了,野狗冻得不敢吱声。白宗穿着单薄的衣衫,蹲在院子里索索发抖,她对着唐白群则的窗户这样唱:

请你听一听呵,
娘热唐白群则听呵,
群列哈罗花儿听呵!


星星在天上冻得打颤啦;
姑娘在门外冷得发抖啦;
有茶让我喝口茶好吗?群则呀!
没茶让我烤点火好吗?群则呀!
有被子让我暖暖身好吗?群则呀!
没有被子让我躲躲风好吗?群则呀!


唐白群则在里边听了,心里七上八下.开门吧,自己是一个喇嘛,夜半三更让一个年轻女子进来,成什么体统?不开门吧,让这么一个好姑娘在门外受冻,实在于心不忍。最后,还是咬了咬牙、狠了狠心,隔着房门告诉白宗:

请你听一听吧,
札那白索听吧!
十三岁我进寺庙修佛身,
十五岁我捐群则积功德,
十七罗我给活佛当索本,
佛根象雪山一样坚稳。
菩萨脚下我发过誓,
活佛面前我受过戒。
我不能让你进来烤火,姑娘呀!
我不能请你进来喝茶,姑娘呀!
我也不能给你借被御风寒,
请你快快走开吧,姑娘呀!


唱完,唐白群则在垫子上翻过来、滚过去,瞌睡不晓得飞到哪里去了。过了一阵子,他听见白宗坐在门外,“次秀”、“次秀”,哭得伤心。他身不由已,把门打开一条小缝,把白宗姑娘拉进了房中。

鸡叫头遍,唐白群则醒来,看见自己身边睡着美丽的白宗姑娘,手上戴着订情的戒指,吓得不得了,连忙从垫子上滚下来。他想起自己多年积下的功德,佛法上的前程,这下子就象太阳下的雪花,溶化得干干净净,心里的骨头都急碎了。赶紧跑进小经堂,爬在菩萨的脚下,不停地磕头作揖,额头碰得鲜血淋漓。他对菩萨这样地哀求:

哎嗞嗞嗞,我多么难过,
啊嘛嘛嘛,我多么悲伤!
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呵,
大慈大悲的强巴佛!
救苦救难的众度母呵,
剃度我的西绕坚赞大活佛!
请赦免我的罪孽呵,
清指引我一条生路。


这时候,白宗姑娘进来,递给他一张羊皮藏纸。唐白群则一看,是大喇嘛们要白宗勾引他还俗的密信。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把他推下孽河苦海的,就是自己寺庙里的总管喇嘛、铁棒喇嘛一帮人,气得全身象树叶一样发抖,瘫倒在地,半天才醒过来。白宗说:“群则呵!我不是听了大喇嘛的话来害你,我是从心窝窝里喜欢你呀!”接下来,又真心实意地唱:

请你听一听呵,
娘热唐白群则听呵,
群则哈罗花儿听呵!
你看那天上的白鸭,
为什么总是双双飞过?
你看那地上的野鹿,
为什么总是对对漫游?
你看那神龛的菩萨,
为什么也有公有母?
你看那人间世上,
到处有夫妻的欢乐。
你是单身的男子,
我是未嫁的姑娘!
如果我俩结成双,
神仙也会下来庆贺。


白宗姑娘讲的道理,唐白群则没有话儿反驳。于是,两个人的情感,一天比一天亲密。好比金鹿离不开青草地,画眉鸟离不开柳树林。

札那谿卡到色拉寺,只有一两天的路。唐白群则和白宗姑娘相好的事,早有人偷偷报告了几个大喇嘛。不出三天,寺庙送来书信,叫唐白群则赶回去念经。

唐白群则一听,脸都吓白了,戒指戴在手上,左拔右拔也取不下来,就象生了根一样。他没有一点办法,拿一把羊毛包着,骑着大青骡紧赶慢赶跑回去。

念经的时候,铁棒喇嘛拿着根酥油筒那么粗的铁皮棒,“咱啷”、“咱啷”地走过来。他指着唐白群则的手指,怪声怪调地问:“喂!谿堆先生,你手指上缠着羊毛干什么呀?”唐白群则说:“割青稞不小心,镰刀划破了手。”铁棒喇嘛心里早就有数,伸出狗熊一样的大手,抓住唐白群则的手腕,一把扯去指头上的羊毛,当众露出金晃晃的订情戒指。

铁棒喇嘛高兴得不得了,当场大声嚷叫,象发情的公驴一样:“全知全能的大活佛请看呀!各位喇嘛群则请看呀!这个娘热唐白群则,自吹禅心比雪水还干净,佛根比雪山还坚稳,如今他干出了世界上最肮脏的事情,还把妖女的脏物带进了神圣的佛殿。”

大活佛西绕坚赞不停地叹息,脑袋摇得象双面的法鼓,离开法座到内室参禅去了,把唐白群则留给铁棒喇嘛处置。唐白喇嘛呢,早就吓掉了魂魄,哪怕全身都是嘴巴,也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铁捧喇嘛把他带到殿外,用生牛皮鞭子抽打。可怜唐白群则从小读经礼佛,皮肉细嫩得象白酥油,只挨了几鞭子,就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昏死过去。这时,白宗从札那谿卡跑来,跪在铁棒喇嘛脚边,苦苦地哀求:“大喇嘛呀大喇嘛!我不要你们免我的差,也不要你们免我的债,只求把这个可怜的人,赐给我去供养吧!”

铁棒喇嘛对她不睬不理,吩咐狗腿子狠狠地抽,狠狠地打!白宗姑娘把心一横,拿出密信要到活佛那里告状。铁棒喇嘛才收了鞭子,宣布唐白群则破戒还俗,永远革出教门,罚钱一千两藏银,重刷佛殿菩萨金身;同时还要出两驮酥油一驮茶,在札仓施茶三次,向全体喇嘛赔情。

白宗背着快要断气的唐白群则,回到自己家乡;象母羊爱护小羊一样,给唐白群则治病医伤。并且请了一位受人敬重的老人,专门到娘热地方去给唐白群则的父母双亲送信,信上说:“两位老人家的儿子在札那谿卡还了俗,和我白宗姑娘结了婚。从人才来讲也好,从相貌来看也好,我没有配不上他的地方。老人家如果想念儿子,我们就一起到娘热山沟去;老人家如果不想念儿子,我们就在札那谿卡落窝啦!”两位老人对儿子还俗,本来就一肚子不高兴,这回白宗请人送信,更是火上添油,当场撕掉书信,退回哈达和礼品,还说:“我们家只有穿黄袈裟的喇嘛,没有黑脑壳的牲畜!”

唐白群则和白宗姑娘成亲以后,日子过得又和睦、又幸福。唐白群则从小当喇嘛,什么农活也干不来。好在白宗姑娘又强健、又能干,家里地里弄得有条有理。农闲的时候,她跑到山上砍下一捆捆柽柳枝条,扎成扫把到拉萨八角街卖钱。家里谈不上阔气,但也不饥不寒。过了一年,白宗姑娘生下个胖儿子,一会儿叫阿爸,一会儿叫阿妈,唐白群则觉得这才是真正人过的日子,连天上的神仙也羡慕。

胖儿子三岁的时候,唐白群则的老父老母也回心转意啦。老阿妈赶着一头骡子能够驮动的东西,从娘热山沟来看望小俩口。唐白群则怕老阿妈不高兴,把儿子藏在柳条筐里,嘱咐他跟小老鼠一样不要吱声。

老阿妈进门就问:”我的媳妇呢?“唐白群则说:”到山上砍扫帚条去了。“阿妈又问:”我的小孙孙呢?“唐白群则还没有回答,小胖子就从柳条筐里伸出手来,喊:”嫫拉(奶奶)!抱我!“”摸拉,抱我!“老阿妈抱出小胖子,左边脸上亲三下,右边脸上亲三下,笑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白宗姑娘背着耗牛大的一栓柽枝条回来了,累得衣衫象水里泡过一样。老阿妈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眼泪在脸上横流。她说:”好媳妇,你讲的不错,从人品,从相貌,你都比我那不争气的孽畜强得多!我们老俩口花掉了半个家业,替他谋了一个很好的官职,过几天你们就搬到拉萨去,再不要到八角街上去卖扫帚了。“老阿妈住了三天,高兴得合不上嘴,带着小孙孙,跌跌绊绊回娘热去了。

俗话说:每道墙缝,都是一只偷听的耳朵。唐白群则要到拉萨做官的事,不知怎么又传到了色拉寺大喇嘛的耳朵里。铁捧喇嘛带着几个狗腿子,连夜赶到札那谿卡,拥进唐白群则的家,屁股还没有挨垫子,便笑嘻嘻地说:”吉祥呵吉祥,大活佛原谅了你的过错,派我们请你回寺庙去考格西(黄教喇嘛的最高学位)!“唐白群则早就看出他们不安好心,死活不肯去,铁棒喇嘛一拍手,狗腿子就象老鹰抓小鸡一样,把他抓走了。就在这天晚上,喇嘛们偷偷地把唐白群则杀死在拉萨河边,尸体用耗牛驮着,翻过果拉山,藏在澎波地方一个小小的佛塔里。

白宗姑娘从山上砍柽柳回来,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心里象钢刀挖戳。她到娘热山沟找,没有;到色拉寺找,没有;跑遍了拉萨全城,也没有。于是,她沿着拉萨河两岸呼喊,在荒山野岭中到处寻找。她一边奔走,一边呼叫着唐白群则的名字,别说有血有肉的人听了难过,就是无血无肉的石头也落泪伤心。就这样,她找了一天又一天,找了一月又一月,找了一年又一年,她美丽的脸庞憔悴了,她明亮的眼睛呆滞了,她苗条的身子佝偻了,可是,她还是天天找,月月找,年年找……到后来,白宗姑娘自己也失踪了。

有人说是投了拉萨河,有人说是成了疯子,有人说她爬上了高高的山崖,天天朝娘热地方盼望,最后自己的身体,也变成了一块崖石。


讲述:贡嘎县朗结雪公社岗卓 日喀则城关镇尼玛彭多
执笔:廖东凡 次仁多吉 次仁卓嘎 收集翻译整理
附记:这个故事,原名”娘热·唐白群则和札那·扎姆白宗“,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流传。拉萨北郊的娘热山沟,有唐白群则庙,过去香火还挺旺盛。白宗姑娘死后,化为一块崖石,这块崖石现在还在,当地传说她成了崖神。
岗卓和尼玛彭多讲述的,也有几个不同之处。例如尼玛彭多说七个喇嘛,都是白宗弄得还了俗;岗卓说白宗只和唐白群则一人相好过。尼玛彭多讲到两人结婚就完了,岗卓讲的则有唐白被杀,白宗成了崖神,他们的儿子到十三岁的时候,从祖母家里拿出一把九刃刀,利用施茶的机会,杀了这几个大喇嘛,为父毋双亲报了仇。

第5、神女和灰熊的故事

居住在沙斯塔山附近的印第安人,从不逮杀灰熊。如果有印第安人被灰熊咬死了,他的尸体要立即烧掉。在此后的若干年里,凡是路过这里的族人,都要往他的坟上扔一块石头,直到垒成大坟。

  在很久以前,大地一片荒凉。天神孤伶伶地守在天上,感到非常寂寞。他用拐杖把天空钻出一个大洞。然后,不断地朝洞里播撒雪花和冰块,直到雪花和冰块堆积成山,一直顶到天上。后来,人们把这座山叫做沙斯塔。

  于是,天神从云海里来到沙斯塔山顶,又顺着山坡往下走来。走到半山腰时,他心里想:“应该在山上种些树木。”因此,凡在他手指触摸过的地方,都长出了树木和花草,而在他的脚下的积雪则融化成一条条奔腾的河流。

  天神还把他随身的拐杖折断,搓成大大小小的木屑,洒在山林和河水里,变成了海狸、水獭和鱼,以及山林里的走兽。

  他把树上飘落下来的枝叶收拢到一起,吹口气,把它们变成飞禽和昆虫。

  走兽中最大的是灰熊。他们浑身上下长满了灰色的毛发,有着锐利的爪牙,不仅用两只脚走路,而且会说话。灰熊的样子看起来很可怕,所以天神让他们住在远离自己的山脚丛林里。

  这时候,天神决定和他的家人搬到地上来居住。他在山里生起一堆很大的篝火,在山顶上钻了一个洞口,让烟和火星从洞口飞出去。每当他往火堆里添柴火的时候,大地就会震动,洞口也会飞出火花和浓烟。

  有一年的春天,天神和他的家眷正围在篝火边闲谈,风神却把可怕的暴风派到地上,把山头刮得东倒西歪地摇晃起来。大风不停地肆虐着,篝火的烟尘无法从山顶的洞口排出去,笼罩在山洞里,把他们熏得直流眼泪。天神就对他最小的女儿说:

  “到洞口那里,对风神说,请他轻点刮。再这样下去,我担心咱们的住所要保不住了。”

  有机会出去逛逛,对小姑娘来说当然是最开心的了。

  她的父亲又叮嘱她说:“到了洞口,别把头伸出去,小心风神抓住你的头发,把你扔到地面上去。跟他说话之前,要先挥挥手打声招呼。”

  小姑娘来到山顶的洞口,向风神转达了她父亲的请求。正当她准备转身回家时,忽然记起父亲曾经说过,从他们家的屋顶可以看到海洋,小姑娘真想见识一下海洋的模样,因为,父亲造海洋是在他们迁居以后的事。

  于是,她从洞口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就在这时候,风神抓住她那长长的秀发,把她从山洞里拖出来,扔到了冰天雪地里。

  她跌落在森林与雪原交界的一片低矮的云杉林中。她那火红的长发在雪地里闪闪发光。

  给小熊仔们觅食的灰熊路过这里,发现了小姑娘,把她带回自己的家,问她是谁,从哪儿来,熊妈妈对她很亲热,还让她认识自己的孩子——小熊们。这个红头发的小姑娘和小熊仔们同吃同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

  小姑娘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灰熊的大儿子和她结成夫妻。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生下的孩子,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他们身上的毛没有灰熊那么浓,但长相也不像诸神。所有的灰熊都为这些孩子感到骄傲。灰熊既善良又慈爱。他们为这个火红头发的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专门修了一间房子。房子离沙斯塔山很近,现在我们称它为小沙斯塔山。

  这以后又过了许多年。灰熊妈妈知道自己死期已近,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因为她夺走了天神的女儿。她决定把过去的一切告诉天神,祈求他的宽恕。她把所有的孩子召集到她孙子们的新居,并派她的长孙到沙斯塔山顶求见夭神,告诉他早已丢失的女儿现在的居所。

  天神听后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下山。他走得太快,脚下的雪都融化了。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朝阳的山坡小路上,看到天神留下的巨大脚印。

  他来到自己女儿的住处,大声呼喊:

  “我的女儿在哪里?”

  他以为,他的小女儿还是从前的小姑娘呢!?

  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生育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孩子,意识到这些都是他的外孙时,他愤怒到了极点。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部族,他竟然一无所知。他恶狠狠地瞪了熊妈妈一眼,熊妈妈立刻就死去了。他诅咒所有的灰熊:

  “从今以后,你们都得把腰弯到地下,用四条腿走路,再也不准你们说话,以反省你们所犯的罪恶。”

  他把自己的外孙从房子里赶了出来,背上自己的女儿,熄灭了心中的火种,又回到天上去了。

  而这些奇怪的造物,天神的外孙们却遍布大地。他们就是最早的印第安人——所有印第安部族的祖先。

第6、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评王在北京掌管着天下,天下太平。宫殿里养着一个毛色有斑点的大狗,名称龙犬,评王对它十分喜爱。后来,一个远在海外的紫玉反乱天下,时时出兵来打评王。战争进行了多年,都不能把紫王打败。评王便张贴榜文,布告天下:如果有人能够打败紫王,除了封官赐赏以外,还把自己最美丽的三女儿配他为婚。满朝的大臣小官没有一个敢去揭榜。
  一天,龙犬见了榜文,一跃而起,把榜文揭了下来,用嘴衔着上殿会见评王。评王见它揭了榜文,便问:“你是不是有本领去打紫王?”龙犬点了几下头。评王又惊又喜,便摆下丰盛的筵席,为龙犬饯行。龙犬吃了评王的筵席以后,立刻启程,像腾云般地飞跑前往;又费了七天七夜的工夫,游过了茫茫大海,终于到了紫王的国家里,一直闯上金殿。紫王正在坐朝,见了龙犬,知道是评王豢养的爱犬,心里十分高兴。他对大臣们说:“你们看,评王养的龙犬,现在都逃到我国来了,可见评王在国内已失民心,胜利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远了。”从此,紫玉便把龙犬养在宫殿里,留在身边,形影不离。
  有一天,紫王上厕所,龙犬便乘其不备,猛扑上去,当即咬下了紫主的头颅,飞奔回国,朝见评王。评王召集大臣们,来辨认这颗头颅。当知道这的确是紫王之头后,评王大喜,就像摘去了一块心头之患,便大摆筵席,犒劳龙犬,并赏赐给龙犬许多金银财宝。但是龙犬看也不看这些金银财宝,心念着要和公主结婚。评王心知其意,但又很为难:公主怎能与狗结婚呢?因此怀有悔婚的意念,终日闷闷不乐。聪明的公主知道了这件事,便诚恳地劝父亲:“应该依照从前的榜文行事,不可食言。食言会被天下笑话,于国家不利。”而且表示愿意嫁给龙犬。评王接纳了公主的劝谏,亲自操办了公主和龙犬和婚事。
  成婚以后,夫妻恩爱,感情一直很好,大家都觉得奇怪。一天,公主的母亲同公主谈起这事,公主才说出龙犬的秘密。她对母亲说:“龙犬白天是狗,晚上却是一个美貌的男子;他身上的斑毛,晚上也就变成光彩斑斓的龙袍,所以我们两人的感情很好。”母亲说:“龙犬晚上既然可以变人,白天也应该变成人才好。这样就有人继承你父亲的事业了。”王后把这事告诉了评王,评王说:“龙犬能变成人?太好了!我封他到南京去做王。”王后把意思告诉了公主,公主就和龙犬商量。龙犬叫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便可脱去身上的毛而变成人了。公主按龙犬的话—一照办。但蒸到六天六夜时,公主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怕把丈夫蒸死,便揭开了盖子。啊!只见龙犬果然已变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传说,这小伙子就是瑶族人民的原始祖先。但是因蒸的日子不够,头上、腋下和脚胚上的毛都未曾脱掉。可盖子已经揭开,不能再蒸了,只好把有毛的头和胫,用布缠裹起来。于是,瑶族人世世代代都用布把头裹起来,沿至今天。龙犬变成人后,评王便实践诺言,封他为盘护王。还备办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作为公主的嫁妆呢。

第7、徐母育弯枣树

1111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刚吃完晚饭就钻进被窝里帮外婆焐小脚,外婆给我讲了一个"徐母育弯枣树"的故事。
1111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个叫泊岗的村子,村上住着一对姓徐的中年夫妇,两口年近四十岁了,膝下仍无一个尿炕的,每天吃完饭老两口就大眼瞪小眼的,十分冷清。一天村里来了个跑买卖的小商人,告诉这对夫妻,说是太平集(今明光市)东约40里处的鲶鱼洼(今明光市分水岭水库)西岩有一棵九丫树,不生的媳妇带上黄布条系在朝向你家方向的枝桠上烧香求子,十分灵验。徐姓夫妻听后迫不及待地于第二天就起程前往求拜。老天爷还真的发了慈悲,就在当年徐家夫妇有了身孕,第二年春生了个大胖小子,老两口欢天喜地,给儿子取名叫徐四十,小名叫"拴住"。
1111老来得子,生活得更滋润了。老两口把儿子当成了"龙蛋",整天捧着。徐四十一天天长大了,能到邻居家串门子啦。一天徐四十在水塘边上拾了个鸭蛋回家,徐母抱过儿子又是亲又是称赞,夸儿子能干。又过几日徐四十又拾了只鸭子回来,徐母又是一阵亲吻和夸赞,然后把鸭子杀了,炖了一锅汤,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徐四十心想:这样多好,父母亲又是夸奖,还有鸭子吃。从那以后,徐四十每次出门玩回家时准能带点什么回来。很多次都是故意到虽人家的鸡窝里、鸭圈里、菜地里去"拾"东西。一次邻居家少了一只老母鸡,找到了徐家,刚好看见徐母正在杀鸡,邻居气得吵了起来,徐母说:"我家拴住才十一岁,能偷你家的鸡吗?再说那鸡能跑会飞的,一个小孩子能捉住吗?我家那有只红公鸡你捉捉看,要是捉住了,我赔你十只。"邻居被堵得哑口无言心里闷气走了。徐四十高兴得直蹦。
1111春去秋来,光阴似箭,一晃又几年过去。徐四十长到了十六、七岁时,从外面"拾"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而徐四十也"拾"上瘾,每天出门不"拾"点东西回来,手就痒痒。一天他竟"拾"回了一头大牯牛,这次老俩口有点怕了,"拾"回了一头大牯牛,牛的主人肯定会找上门来。果然不错,第二天邻村就有人找上门来。开始一家三口伸头暴筋和人争辩,谁知那人到县衙将徐家告了。在大堂上那人把大牯牛的特征一一写在纸上,而徐四十却写不出来,最后只得说是"拾"的。县太爷赶到现场,查出现场还留有徐四十的脚印,这下徐四十哑巴了。县老爷依照当朝律法把徐四十判了个充军边关。
1111徐家老俩口子这时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儿子徐四十被五花大绑带走了,徐父又急,又气,又心痛,病卧在床,不久就死了。徐母孤独一人,整日以泪洗面,沿村乞讨,度日如年。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徐母已是满头银发面容憔悴,眼也不好使了,腰也挺不直了,才六十多岁,看上去仿佛有80岁了。一天她讨饭路上遇到一个骑大马的军官,后面还跟着两名跟班军士。那骑马军官一看讨饭婆子,先没在意。当讨饭婆子过去后,脑中一闪"哎呀,这难道是…"可能是母子心连心的原故,骑马之人猛然喊了声:"是徐母吗?是拴住的娘吗?"讨饭婆子正走着,忽听有人喊停住脚,慢慢转过头来:"是喊我吗?我是拴住的娘。"
1111骑马人不是别人,正是八年前被捉充军边关的徐四十。因徐四十犯的罪不重,且机警过人,聪明勇敢,在一次作战中舍身救元帅,后被提拔起来,几年后升到了统领。边关太平后徐四十又被调回任了泗 州驻军统领。此次回来就是要接父母进城享福的。谁知在他被绑起后父亲病故,母亲成了讨饭婆,徐四十眼泪夺眶而出,但他强忍着,平静地说:"老人家,我想找个佣人,你可愿随我去吗?"徐母一听,一百个同意。可心里又纳闷,心想:我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婆子能干什么?这人怎么雇佣我?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跟这人走不会吃亏。
1111徐四十找了辆独轮车,将母亲扶上车来到了泗州城,住进了统领的官邸。
1111徐四十安排人替母亲洗了澡,里外的衣服全换成新的。一日三餐端吃捧喝,还有两个丫头立在门边听唤。一连几天徐母心里不安,不知是怎回事儿。问丫头,丫头说:"听听大人说找来个'佣人',要我们精心服侍'佣人',其他的我们也不知道。"徐母心里有事,吃不香,睡不沉。一天徐四十又来看望母亲。徐母实在忍不住了道:"大人,我已来多日,不见你安排事给我做,每天还端吃捧喝的,实在担待不起。"徐四十说:"今天我不来给你安排事做。从明天起,你每天到院里去育那棵弯枣树,直到育直止。"徐母来到院中摸那弯枣树,有小碗那么粗,心想:我的老天爷,这么粗的弯枣树怎么能育直呢?
1111徐母也真够尽力的,每天围着弯枣树又是推,又是扳,一个月过去,树没一变变化,半年过去,树还是没变化,一年过去了,枣树仍然弯着。这天徐母收拾了东西要走,丫头慌忙去找来大人。徐母见大人来了,很惭愧地说:"大人,我还是去讨饭吧,这一年来我在你这是白吃白喝了。我知道那弯枣树我育不直,要是从小育那不难,这么粗了,没人能把育直了。"
1111徐四十"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娘!饶恕孩儿吧,我是你的拴住啊!"说完"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开始时把徐母吓了一跳,一听说是拴住,她忙将手指放在嘴里咬自言自语道:"我不是在做梦吧?"感觉疼痛,方知不是做梦,一把搂过儿子,痛哭流涕,一五一十叙述着分离后的苦难经历,徐四十也把被绑后的经过一一说与母亲听。母亲哭罢,猛地醒悟:"儿呀,育树要打从小育,育人也如此啊。"

第8、乾隆遇村姑

 乾隆三下江南巡游间,微服来到一个小村,他边走边看,走到独木桥上,挥着扇子,悠然地吟道:"脚下生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满腹才学的纪晓岚善于对对子,但为了讨好皇上,故意装作想不出妙句的样子认输道:"黄老板文采,天下无人能敌"果然,乾隆哈哈大笑起来。这里称乾隆"黄老板","黄"即"皇"之谐音也。

"不过几句联语,有什么了不起称什么无人能敌,我看是狂妄自大"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乾隆的笑声,抬头一看,桥头立着一个妙龄少女,只见她秀发如云,明眸如水,面如桃花,白衣白裙,亭亭玉立,飘逸若仙。乾隆见了如此天香国色的姑娘眼睛都发直了。纪晓岚见皇上失态,忙扯扯他的衣袖说:"黄老板,黄老板"乾隆如梦方醒,遂笑问:"小姑娘,莫非你也会对句""这有何难你等听好--"少女莞尔一笑,便黄莺般动听地吟道:"眼前无俗嶂,坐定后宜生一点善心。"乾隆听后拍手叫绝,便对少女说:"小姑娘,可敢与我对上几联"少女又一笑道:"有何不敢只是我忙着要洗衣服去,哪有闲心陪你对句"说着挎了小竹篮下桥而去。

乾隆伫立桥头,望着少女的背影叹息一声。随即极目远眺,见对面山寺门前,两棵古槐在烟霭中随风摆动,如两条龙在嬉戏,便高声吟道:"一寺双龙揖让,有情才得邂逅。"少女抬起头,岸边草丛里腾起一只白鹤,边飞边鸣,见景对曰:"九皋孤鹤盘桓,无意也在翱翔。"乾隆见姑娘接了茬,来了兴致,见山边的翠竹林被风吹动,"哗哗"作响,有若百鸟轻唱,便道:"翠竹摇风,鸣千林翠鸟。"少女指着夕阳下的梅岭,应道:"红梅映日,吐万树红霞。"乾隆暗自赞赏,此女果然不凡放眼处,水波粼粼,雾霭漫漫,远处一云游僧彳亍而行,颇为感慨道:"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少女眼珠儿一转,冲乾隆笑对:"群峰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吟罢说道:"常言道,出对容易应对难。老先生来应我几对如何"乾隆道:"小姑娘请出上联吧。"少女一指远山说:"山抹晴云无墨画。"乾隆一笑,脱口而出道:"竹敲秋雨有声诗。"少女拣起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荡起涟漪,随后吟道:"投石春江,撼动满天星斗。"乾隆下了独木桥,上了山边的亭阁,展开扇子舞了一圈,气定神闲道:"乘风麟阁,力挽万代乾坤。"少女"咯咯"一笑:"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乾隆心头一荡,此女美貌如花,若能纳入宫中,此生足矣心神一乱,竟冲口而出道:"长巾帐里好女子,少女更妙"少女一听,满面羞赧,痛斥乾隆道:"看先生道貌岸然,何以口出轻浮之词真是可惜了满腹才华\"乾隆忙解释说:"小姑娘莫生气,我是皇上你若肯随我入宫,保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少女"哼"了一声轻蔑道:"你若是皇上,本姑娘就是太上皇了"乾隆忙走下亭阁,来到少女面前再次表白道:"我真的是乾隆爷"少女冷冷道:"我还是康熙爷呢"纪晓岚喝斥道:"大胆村姑,竟敢冒充圣祖,该当何罪"少女争辩道:"他能假冒乾隆,我为什么不能假冒康熙想那乾隆乃一朝天子,忙于治理国家大事,岂是你等浮躁、无聊之辈"言毕,挎篮走了。

乾隆一时尴尬万分,难堪之后更是欣赏她的才气,愈发想纳她入宫了。他怕错过了这缘分,忙追上去叫道:"小姑娘,你……"少女生气地一挥手:"非名山不留佛住,你请"乾隆一笑,双手一抱拳道:"是圣水常绕仙乡,我来"少女见他纠缠不休,柳眉一竖怒斥道:"你这人怎地如此无礼"乾隆放下君王架子赔笑道:"朕赏识你的才华、灵秀,有意纳你入宫你瞧,朕刚才为你画了像,你的美貌印在了朕的骨子里"少女看了眼画像,感觉其神韵比真人还美三分,不由"扑哧"一笑说:"我不管你是乾隆爷,还是经商的老板,我给你个答复,笔墨伺候"少女接笔刷刷点点,片刻间一幅画完成。递过去不卑不亢道:"此画是答案,你若聪明,自个儿领悟去吧"说着,头也不回飘然而去。

乾隆观画,左上角画着一丛竹子,右下角是一节断藕。乾隆略一沉吟,心凉半截,喟然长叹:"此女果然心慧才貌俱佳,性情刚烈,寡人佩服,却无福受用"纪晓岚早已心知肚明,此画寓含一联:"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藕虽有孔,心中不染污泥。"


第9、山中宰相和陶公洞

不知是哪年哪月,王母蟠桃会以后,她派遣洞仙降落凡间,选择一个洞天福地的地方。洞仙在云端看见六螺山中的北螺山,千仞悬崖峭壁,滑溜溜、没斑纹,是造洞府的好地方。于是派手下的神鸟去开凿洞府。一个深秋的夜晚,满天星斗,月色皎洁,一只羽毛秀丽的大鸟,从彩云中飞出,慢慢地向大若岩的六螺山飞来。它停在峭壁间,用那乌黑黑的尖嘴,这里啄啄,那里敲敲。光滑平整的悬崖峭壁,即刻是一圈圈秀丽的斑纹,大小不一的小洞,高低不平、奇形怪状的各种图像。一夜工夫,已啄成一个很大的洞。凑巧,篁潭村一位樵夫,起五更去砍柴,路过北螺山的涧谷,听着啄岩石的声音,石壁隐约出现一个巨大的岩洞,觉得很奇怪,又很害怕。为了壮壮自己的胆量,高喊一声,只听见天崩地裂,万涧千山,一齐共鸣,一只大鸟从石洞中飞出,向天空翱翔而去。那樵夫吓得魂飞魄散,昏倒地上。半晌醒来,前面豁然出现一个十余丈高、二十余丈阔的石洞。
大鸟用铁嘴啄凿石洞以后,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某日有一位衣着纯黑、头梳发髻的道人,飘然来此,住在这石洞里。他不喜欢说话,常常独自静坐,疲倦了,仰卧在洞内的石板上闭目养神。一天傍晚,道人正在“三狮同眠”山下赏玩景色,看见一班人抬着一口棺材,后面人都穿着素服,哭哭啼啼的向他这边走来。那棺材抬过的路上,滴下斑斑点点的血迹。道人看见,感到奇怪,连忙叫住他们,经盘问,是一位中年妇人,因产后血崩突然死去。道人听后,认为这妇人可能是假死症,还有救活的希望,于是要求开棺检验。送丧的亲人听说还有救,连忙停下棺木,启开棺盖,请道人观看。道人看后,即回洞取来回阳汤药给产妇灌服。一会儿,产妇慢慢苏醒,得救了。从此以后,周围穷人常来求医,道人施其医术,精心护理,有求必应。道人神医治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打听他的身世,才知这道人姓陶,名弘景,在京城中和皇帝老子有来往,因他不愿作官,隐迹深山,弃儒习医,为劳苦人民解除疾病痛苦。因此人们很尊敬他,叫他陶公。这石洞,后人就称陶公洞。
陶公深居洞中,静心修养,不问世事,专心研读医学。不日,传到梁武帝耳中,朝廷特派使臣来陶公洞慰问,并询问朝廷应行兴革利弊的事项。陶公对答如流,直言不讳。第二天,使臣要回京缴旨,询陶公有何礼物回敬天子,陶公笑而挥笔书写“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五言绝句一首,交使臣带去复旨,因此,后人称他是“山中宰相”,称陶公洞旁的岩岭为白云岭。

第10、昭君出塞传佳话

  昭君墓,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由于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大地草木枯萎,只有高耸的昭君墓上草色青青,人们把昭君墓称作"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人,慕名前来观光游览,凭吊千古传颂的为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的汉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名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估计在新莽年间(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氍?毛毯,踏实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杨少征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考古学家从昭君坟得到的文物推断,金元时期,墓前就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到青冢南琉璃瓦碎片成堆,并有黑色的石虎、石马各一个,白色的石狮一个,石头房子一座,石头小房子上还竖着用蒙古文书写的幡旗,以及当地人在青冢顶用土垒的一个小方亭,方亭内藏佛像、绸布和豆麦。青冢旁还有一棵古柳,浓荫覆地,苍翠扑人。那些石虎、石狮、石马、石头房子和小方亭,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深刻眷恋和哀思,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栩栩如生。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第11、道人夜遇众才女

相传很久以前,趵突泉边住着道人王某,这夜里突然睡不着觉了,才要出吕祖阁到外面散心看月,却听到栏杆边有女人声音,开始疑为弟子所为,伸头一看,见亭子的几案上摆着酒壶、笔砚、纸张等。忽听一女子吟到:"可怜弱质委黄泥,风雨离魂山下迷',(原遗二字)棠梨寒食夜,孤坟芳草杜鹃啼。'一女子相继而吟曰:'获主罗衫血染红,蛾眉逐剑化春风,怜侬惟有效关柳,几树垂垂驿路东。'又有一女吟曰:'石上结盟不忍忘,黄金却聘为萧郎,柳沟一带清清水,风雨凄凄总断肠。'又有一女亦吟曰:'绣春院内王孙留,一曲千金翠钿酬,人去楼空歌舞散,历山秋月照荒邱。'吟罢,忽一青衣女走来说:'娘子叫你们回去。"忽然间人都不见了。王道人开窗一看,只有月色和泉声,不见一个人影。

(见《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第58页)

第12、钻木取火的传说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巢音chá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不知过了多少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看、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庖牺音páoxī,疱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现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来。他们用木头制造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后来传说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第13、金牛与牵牛花

    在鲶鱼洼(今分水岭水库)西南,老嘉山北有座小山包叫"金牛山"。传说山上有头"金牛"常在春耕、秋种中出现,帮助贫苦人家耕田、耙地。奇怪的是只要是"金牛"耕耙下种的庄稼,无论是旱涝都能丰收。传说中此"金牛"就是五百年前金岭村金家老二,名叫金牛死后变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且容从头说起。
    相传金岭村有个富户金老爷,家有良田800亩,大部分是两山涧中的冲田,土地肥沃,基本是属旱涝保收田。这金老爷娶有两房,大房生一子叫金马,二房生一子叫金牛,这大小两个老婆自古很少有相处好的。金家大太太和二奶奶也是水火不相容,三六九小吵,二五八大闹,金老爷每日装聋作哑,不闹的过分从不过问。这大太太和二奶奶闹的累了,也都会自找台阶休战。滑稽的是金马、金牛哥俩好如一人,对两个妈妈的不和他们也不闻不问,大太太常抱怨金马不帮老娘说话,骂他是茄子树上的紫瓜和他老子一色。这二奶奶也常指责金牛没错种,和他老子一样,都是葫芦头里装菜籽-闷种。你骂你的,我玩我的,小哥俩一块上学堂念书,一块上树上抓鸟,一块翻石头抓蛐蛐。一天放学回家翻过一道山岭,小哥俩远远看见有两个小女孩在山涧里逮石蟹,小哥俩开始蹲在涧边看两个小女孩不停地翻开水边的石块,石块下藏着石蟹,一会儿抓了十几只。小哥俩看的不过瘾,干脆脱了鞋卷起裤脚,一块帮助两个小女孩逮石蟹。玩了一会,小哥俩知道这两个小女孩是岭下马庄马能家的,姐姐叫酸枣儿,妹妹叫牵牛花。从那以后,小哥俩一放学就一溜小跑来到山涧和酸枣儿、牵牛花一起逮石蟹,不逮石蟹的时候就抓猫腻。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几年过去了,小哥俩也都十七八岁了,那酸枣也十六了,牵牛花十五。两个山里贫丫头,虽是粗布麻衫,但却缠裹不住青春少女矫健的身材。媒婆们鼻子尖嗅出了马庄有两朵美丽的野山花,可两个少女早有意中人,非金家小哥俩不嫁。有勤腿的媒婆跑多了知道了小姐妹的心思。媒婆听说俩姐妹心上人是金岭村金老爷的两少爷,怀里像是揣着个蜜罐子,心想这可是笔肥买卖。这哥俩也真是个呆头鹅,一听说家里人要给他们讨老婆,那头摇的像货郎鼓。后听说是马庄的酸枣儿和牵牛花,小哥俩心里乐开了花,大有非此女不娶的劲头。金老爷托人摸了马庄马能的家底,家中的几亩薄田,一年忙下来是有吃没穿,有穿没吃,穷是穷了点,但人却是个老实人。当年冬金老爷请人择出吉日,大花轿抬进了酸枣儿,这酸枣儿虽是穷人家女儿,但人长得漂亮、聪明,过了门锅上锅下,一家人洗洗涮涮全包了下来,老爷、太太十分满意。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年秋天,金老爷又请人择日要将牵牛花再娶过门。可这回马能老俩口子犯了愁,牵牛花再嫁出去,家里就剩下老俩口子了,晚年生活可怎么过呀。女儿看出了爹娘的心思,大胆提出要金牛入赘;否则宁死不嫁。媒婆犯了难,这可怎么和金老爷开口呢?就是金老爷同意,那二奶奶也不会同意的呀。媒婆试探着把这事在金岭村几个佃户中说了,佃户中有快嘴的婆子,很快就传到了二奶奶的耳里。这二奶奶像是当头挨了一闷棍,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哭闹着找金老爷。金老爷安慰说:"这不是佃 户们说的吗?人家亲家是否有此意还得证实了再说。"他看二奶奶不哭了,又道了几句:"嗨!人家就么一个女儿了,要再娶过来,那老俩口子怎么过呢?要是牛儿入赘过去那还真是个好办法呢。"二奶奶一听金老爷这么说便又放声大哭起来。
    这金牛听说了此事,心里挺乐意。他想入赘过去后干几年,日子会好起来的。他悄悄托嫂子酸枣儿带信给牵牛花,晚饭后到抓石蟹的山涧处相会。他要和牵牛花咬好扣儿。过门一年来,酸枣儿深知金牛是个好小伙,正人君子,好在离家不算远,酸枣儿当天找了个借口回娘家去了一趟,把金牛的托付告诉了牵牛花,约好晚晚来山涧相会。
    心中有事怨日长,那金牛和牵牛花都巴着太阳快点落山。晚饭后金牛和牵牛花各自悄悄溜出村庄直奔山涧而来。两人差不多是前脚接后脚而至。找了块平面石头坐下,这一坐就是近一个时辰,除了远近秋虫的叫声就是微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二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但谁也不知从何说起。金牛低着头,牵牛花看着天。
    "金牛哥,听说你妈不同意你入赘?"牵牛花憋不住了,首先打破了沉默。
    "如果我妈死也不同意,那你怎么办?"金牛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调过来向牵牛花提出问题。
    "我不嫁。"牵牛花有点生气,斩钉截铁地嘣出一句。
    金牛知道牵牛花的脾气,再僵下去她真的会生气。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像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抖了出来。牵牛花听着听着心里乐开了花,一头钻进金牛的怀里,高兴地流了泪。
    原来金牛和金马还有嫂子酸枣儿对好了点子,只是要牵牛花做好爹娘工作,让媒婆磨破嘴也要一口咬定不嫁,若金家二少爷不同意入赘,牵牛花别嫁他人。要金牛装病,变鬼变神非牵牛花不娶。让金家花钱从外面请来驱魔巫师,用金牛、牵牛花两人名字中的巧合,取"牵牛"二字,大做文章。
    这日,一家人正在吃饭时,金牛突然仰面倒地,直翻白眼,口吐白沫,一家人吓得半死,金老爷慌忙派人去请郎中,二奶奶抱着儿子又按人中,又拍后胸,哭天嚎地,煞是姜惨。金马和酸枣儿心中有数,慌乱中忍不住偷暗笑, 佩服小弟装得真像那么回事。郎中请来了一搭脉,脉跳正常,再后舌苔也无异常,翻翻眼皮还是看不出问题,不知什么病,药也无法开,但又不能讲自己看不出是什么病,怕丢面子、倒牌子。于是就胡扯一通说:"金少爷不是病,是有魔在身。"说完背起药箱走了人。郎中这么一扯正中下怀。金马嚷着要给弟弟请驱魔大法师,加上二奶奶一哭二闹,金老爷连连说:"快去请,快去请。"一个时辰不到,金马带着巫师回来了。那巫师设了香台,点了红烛,烧了香,一把桃木剑串上几张纸符口中中"叽哩咕噜"胡哼哼,突然像是被一团饭给噎住似的连打两声"咯喽",把眼瞪得圆圆的问金马:"二少爷是不是有个意中人?"金马吃惊地回答是:"是有一个。""是不是叫牵…"巫师的话还没说完,二奶奶抢着回答道:"叫牵牛花。""这就对了,牵牛花,关键是在这牵字上,你家二少爷叫金牛,关键是在这牛字上,牵牛乃天配一对,因到婚嫁年龄这牛需要被牵,若媒婆到牵牛花家提一次亲,二少爷就着一次魔,如小姐嫁了他人,二少爷的命不得保。"
    金老爷、二奶奶一听都叹了气,既是天命任他去吧!这金牛到底还是二奶奶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停地在金老爷耳边吹风,若金牛入赘要老爷划过100亩良田。金老爷心中有数地说:"我金家就这么两个儿子,不管是娶还是入赘,生儿育女都是金家后代,我们活着时划给他100亩田,若我们死后再划300亩,马儿和酸枣儿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日后不会有问题。"
    这马能一家听说金家同意将金牛入赘,还随儿划过100亩良田,甚是感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一天马能和往常一样挑一担柴去城里卖,刚进城迎面闯过几个人,一冲一撞,马能一打晃后面那捆柴滑扣掉了地,这扁担后面失了重,猛地翻飞过来,不偏不斜打在面前一个阔少爷面上,"哇哇"一阵怪叫,双手捂脸在地上直打滚。跟班们不由辩说将马能捆起来送往衙门。马能知道惹祸了,这被打伤之人正是县太爷的公子,这一扁担不知伤的轻重。
    马能被关进大牢。听说那一扁担砸瞎了衙内的一只眼,县太爷要马能赔500两白银。第二天县太爷派衙役快马至马庄通知了马能家人要带500两白银赎人。一时间到哪凑这么多钱?第二天牵牛花扶着母亲和金牛一道前往县衙要问个究竟。来到县衙大堂,县老爷说马能打瞎了人家一只眼,理应赔白银500两;否则要判罪处死。这牵牛花提出一要看是否有人被打瞎一只眼,二要见一眼父亲问明是怎么回事。后堂的衙内沉不住气了,一听说有人不相信他被打瞎了眼,气势汹汹闯入大堂。瞪圆了那剩下的一只好眼,刚要发火,只眼看见堂下的牵牛花,一张圆圆的脸像秋天的山里红,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好似夜空中的月亮,那布衫裹出了少女青春美丽的曲线。不知是一只眼聚光,还是平时没注意山里的姑娘,此时衙内闭不上那剩下的一只眼,嘴角直流口水。师爷一旁看出了门道,在衙同,人耳边低语了几句,衙内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笑。
    县太爷让衙役扣下牵牛花,叫牵牛花的母亲和金牛速返回准备500两赎人,期限为三天。马母和金牛往家赶,一路泪如泉涌。金牛一边安慰马母,一边心里盘算着要把父亲准备划给他的100亩良田卖了,凑钱救出牵牛花和她的父亲。金牛回到家里把想法告诉父母、哥嫂,全家人都同意金牛的做法。二奶奶也含着泪从箱底取出40两白银,这可是她藏了多年的私房钱。
    第二天金牛开始张罗变卖土地,一早就出门跑遍了周边所有村庄。可谁也不愿买。后听说是县衙派人通知了各家,不论贵贱一律不准买金家的土地。一连两日金牛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金老爷拿出所有银两也只凑了300多两。眼看三天期限已到,金牛带着不足400两白银于第三天下午赶到县衙交了款,下余白银金牛再三跪求宽限几日。这县官老爷收下300多两白银说:"这是给衙内看眼睛的,下余100多两可再宽限三日。"说着又干咳了几声说:"牵牛花怕你拿不出500两白银,昨天晚上跳井自杀了。"
    金牛一听这话,犹如五雷轰顶,当即昏倒在县衙大堂。
    不知什么时候,金牛醒过来。他躺在一架驴车上,身边躺着牵牛花。赶车老差人见金牛醒了过来,停住了车,找一树桩坐了下来,按了一锅烟"叭哒,叭哒"吸了几口说:"小伙子这姑娘是被小衙内逼婚,跳入井里自杀的,是个好姑娘。"金牛没有了眼泪,眼神也开始发呆,抱着牵牛花傻傻地看着。
    金家把牵牛花按金家媳妇的身份礼葬在他俩常约会的山坡上。金牛终日趴在牵牛花的坟上,谁也拉不走。一日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不一会雨水动流,而且越来越大。第二天清晨人们来到山坡,再也没有见到金牛的人和牵牛花的坟,在埋坟的地方却长满了粉红色的牵牛花。
    一日有人远远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牛拉着金光闪闪的金犁在马能的田里耕地,没人扶犁。看的人十分惊奇,三步并着两步跑过去,可到了跟前,却什么也没有,但那翻耕过的田确实是才耕过的。消息传开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守在山顶、田头要看金牛拉金犁。有一天又有人看到过,但到了跟前又什么也没有了。后来人们纷纷相传,说那拉金犁的金牛就是金老爷的二儿子金牛,那满山粉红色的牵牛花就是马能的二女儿牵牛花。

第14、愣二哥的故事

1111世上无鬼,鬼是人们的杜撰物。根据杜撰者的需要鬼有善恶之分,等级之别。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鬼的故事。说鬼可不是宣扬迷信,是故事的需要,是借鬼喻人,劝人为善,借鬼咒人,以泄怨气。因此,鬼故事在民间能流传几千年。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发生在人鬼之间的一段传说,是小时候外婆说过的许多故事之一。
(一)上门的媳妇
1111相传,古时候淮河出口前的那个拐弯处,有个方圆近3里大小的地方,叫泊岗。泊岗有个年近三十的汉子称"愣二哥",愣二哥是个勤劳憨厚、老实巴交的汉子,平时话不多,不管见到谁,都是憨憨一笑,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人们叫他愣二哥。几年前父母哥哥都在一场瘟疫中先后死了,孤身一人靠种两亩薄地度日子。一天中午,愣二哥端起碗正要吃饭,门口来了一老一少两个讨饭花子。老的看上去六十多了,小的只有十六、七岁,是一对母女。愣二哥是孤身,早上起来烧一锅饭,在中间盛两碗吃,中午在锅中加点水,再盛两碗吃,晚上舀两瓢水往锅里一到就成了水泡饭。饭吃完了也省得洗锅了,一年到头都是这样。现在门口来了一老一少母女俩,饭是多了,只有铲锅巴。谁知愣二哥锅巴还没铲起来,门口喊:"娘呀!你怎么啦?"愣二哥一看,那老太太躺在门口了。愣二哥搁下碗慌忙跑过来,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床上。原来老太太病了,那小的急的直哭。愣二哥半辈子过来了,就怕看到女孩子哭。他急出了满头大汗,在屋里团团转,想不出什么好法子。那小的见愣二哥傻头傻脑急得直转,央求道:"大哥,我娘病了,你能帮我请个郎中来吗?"愣二哥"呱啦"一拍脑瓜子,奔跑了出去。不一会请来了郎中,郎中为老太太搭了脉,翻翻眼皮,褡裢往肩上一甩,临出门撂下一句话:"准备后事吧。"
1111天上掉下块膏药巴在愣二哥头上了。他听那女孩说:他们娘俩是窑河北岸孙庄的,她叫小兰,就娘俩。愣二哥就是厚道,见小女孩无依无靠,就全包了安葬老太太的活儿。愣二哥卖了猪圈里的两头半大的猪,放了门前两棵槐树,请木匠打了口薄棺材,请了几个朋友,吹吹打打将老太太送下了地。
1111这小兰世上惟一的亲人又死了,往后日子可怎么过呢?小兰伤心地又哭了起来。愣二哥又急得满屋子转,隔了半天才"咕噜"道:"别哭了,要愿意你以后就做我妹吧,我会疼你的。"这小兰虽说十六、七岁,可过去的女孩子十六、七可是出嫁的年龄。她听愣二哥这么说,想想这几天愣二哥的为人,确实是穷人家女孩子所能依靠的男人,想说"跟了他",又不好意思开口。现在愣二哥说要把她当妹妹,她一百个不答应。说不定过几年他真把她给嫁出去了呢。小兰看愣二哥憨头憨脑的也没什么好主意。于是,孙小兰把自己想法告诉了愣二哥,要愣二哥在村里找两个好心的大爷大娘做个现成的媒,过了"五七"祭日,就把两铺合一铺。这愣二哥抬手"呱哒"拍了下脑瓜子"嘿!我咋这么笨呢?"
1111很快三十五天过去了。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愣二哥和孙小兰喝了交杯酒,成了两口子。村里和愣二哥一块长大的汉子们都羡慕地说:"真是憨有憨福,还就有送上门的媳妇。"
1111这孙小兰是穷人家的孩子,舍得身子,整天忙里忙外,家里活样样操得周到,地里活样样拿得起。两年下来,猪圈里听到"哼"了,鸡圈里听到"叫"了,粮囤上有老鼠窜了,屋里屋外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第三年春上家里又添了个胖小子,真是锦上添花,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二)小鬼洼寻妻
111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就在儿子长到三岁那年,孙小兰忽然得了急病,医治无效,撒手撇下愣二哥父子俩寻母去了。愣二哥嚎啕大哭,哭的是狠心的小兰撇下这一老一小。孙老太太的坟边又多了个新坟。一连几天愣二哥都抱着孩子在新坟前傻傻坐着不回家,村邻们怎么劝都劝不回去。村里有个刘老头,人称"药罐子",四十多时就病病歪歪,十多年来死了几次后都活回来了。他告诉愣二哥说:有一次他死了,迷迷糊糊跟着两个小鬼到小鬼洼,那里都是新鬼,在那里集中干苦力,到五七三十五天时,才喝迷魂汤,过奈何桥。在这之前你要是去了还能遇到,她为什么死,你一去就知道了。愣二哥一听能见到爱妻,忙拽住"药罐子"问:新鬼集中的小鬼洼在哪里?"药罐子"说很远,在南二百里左右的老山窝里有个鲶鱼洼,在鲶鱼洼东南有一个三山一水围成持方,就是小鬼洼。那里荒芜人烟,得带上三天的干粮。
1111第二天愣二哥将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背了一包玉米饼子,往南去了。跋山涉水,饿了啃两下玉米饼,渴了,路沟里有水就喝上几口,一直走到下半夜,远远看见前面灯火盏盏,愣二哥怀疑走错了方向,无奈中他叹着气,迎着灯火走上去,准备找人问个路。当愣二哥走近一看,一个个披着散发,怪头怪脑,要在平时愣二哥魂都会吓飞,可现在他一点都不怕。愣二哥一路问着:"谁见过我老婆孙小兰?谁知道孙小兰在哪"东泛白了,万盏灯灭了,一个鬼影也见不到了,四处是山,山上草木茂盛。愣二哥知道找对了地方,因为鬼怕阳光,只有到晚上鬼才出来活动。愣二哥也觉得有点累了。他选了一块平平大石头躺下睡着了。
1111一觉醒来,日已落西山,愣二哥草草吃了块玉米饼子垫垫肚子,只等天黑。天黑后,愣二哥又四处打听他的小兰。但仍然得不到回音。一直到第三夜,妻子孙小兰不忍心再躲了,无声无息来到楞二哥旁拽住愣二哥。愣二哥一见是爱妻,上前就抱,可小兰如烟、如气、如影,一连抱了几次毫无感觉。孙小兰痛心地说:"愣二哥,别傻了,我现在已是鬼,已是魂影,你虽能看见,但碰不到我。"愣二哥泪流满面道:"小兰,你撇下我父子俩,你叫我带儿子怎么过呢?跟我回去吧,我和孩子都离不你。"小兰也泪汪汪地说:"愣二哥,我也舍不得你,更舍不得孩子。可是我们夫妻缘分就这么几年,我也没办法。"愣二哥哀求道:"好小兰,跟我回去吧!你为什么要撇下我们父子俩?为什么我们夫妻缘分这么短?"小兰无奈地叹气道:"这些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再说我也不能告诉你。"愣二哥擦着泪说:"为什么?"小兰说:"我们这里是鬼城,叫丰都,我现在临时在新鬼入册处崇将军那当女仆,他见手脚勤快,干事利落,待我还不错,要不我带你回去,求他告诉你一些你想知道的事儿。"
1111孙小兰领着愣二哥来到一个大院,还没进门,就听屋里有一个洪亮的男的声音问:"怎么有生人来?外边是谁?"孙小兰慌忙跑进去跪下道:"主人,是我哥哥来看我。"崇将军今天心情好,和气地说:"噢!既是你哥哥来了,怎不请他进来?"孙小兰将愣二哥带进屋,崇半军看是位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客气地叫小兰搬把椅子请愣二哥坐下。这愣二哥就是愣,心里有事,着急憋不住,看看崇将军相貌堂堂不像是恶鬼,就直率地说:"将军我想问,我老婆孙小兰为何撇下我们父子俩跑到这里来?"崇将军见愣二哥那么直率,也就不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孙老太太和孙小兰在你们阳间是一对母女,在阴间可是如同路人,因为她们前辈子跟你家都有牵连,你家祖父欠过孙老太太父亲一斗高梁,孙老太太死在你家,你她安葬,那是你替祖父还债。这孙小兰是因为她家前辈跟你家有过婚姻誓约,后因很多原因未能如愿,阎王爷特安排孙小兰和你做了六年夫妻。"愣二哥看起来愣,可却是一个明白人。他也常听人说"生死由命"大概就是么回事。只可惜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为什么只能和我有六年的缘分呢?这阎王也真会捉弄人,不想这最后一声咕噜出声了,崇将军有点不悦,生气地说:"你不能埋怨,人的生生死死悲观离合都有一定原因的,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正是你儿三岁丧母,他才知道什么叫自幼丧母之苦,也有他日后奋发之为,官拜上将军之时。好了,不能跟你说得太多,你回去后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今天所说这些不能和人说,否则有祸降临。"
1111愣二哥又回到了泊岗。村里人都围着他问长问短,因他时时记着鬼城崇将军提醒他不能说;否则有祸降临的警示,始终不说。但他又憨厚老实说不好谎,别人问他只好摇头,半句话也不说,村邻们以为愣二哥真成了傻子了,更加同情他们父子俩。愣二哥的儿子十分聪明,到了读书年龄,全村捐资供他读书。后来听说学成后投了刘邦,跟随刘邦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后刘邦称帝,建都洛阳再迁西安,愣二哥的儿子官拜上将军。

第15、重阳节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重阳节,一个旧有的传统节日,现在已经很少人庆祝了。有者甚至是不懂这个节日的存在,他们所知道的也不过是九月初一到初九是九皇爷大诞。

  九月初九,是我们传统节日中其中一个已经鲜为人知的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离开家到处去旅行或爬山。

  原来,这是有它的典故的。话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能预言未来的道长。他懂法术,并且擅长驱魔。

  有一天,他向他的门徒说,灾祸之神将在农历九月初九降临人间。他交待他的门徒到乡间去将灾祸之神征服。道长给了他的门徒捆扎好的草药及一壶菊花酒。他要他的门徒将这些药和酒带去给人们以化解灾祸。

他的门徒乘仙鹤而去,将道长的草药和菊花酒分派给众人。同时,把他们带到山上去。喝了菊花酒及草药,灾祸之神就不敢接近他们了。

当灾祸之神到来村庄时,发现村里的人都不见了。它发现人们都跑到山上去了,就赶紧奔到山的那边去。可是,它是怎么也接近不了。后来还被道长的门徒刺伤。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到山上去或出外游玩,以避开灾祸之神。谈到九月初九,最为人知道的还是从九月初一到初九庆祝的九皇爷诞。这在马来西亚各个地区都很多人庆祝。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在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第16、郁金裙

郁金裙牡丹,据说,是因其花香特别浓郁,花瓣又金灿灿的象美女带皱折的裙子而得名。而在曹州牡丹乡,有许多人认为郁金裙是当地一位历史名人的化身。

相传,公元前二0六年,鸿门宴后,项羽以盟主的资格,分封十八个王侯。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为了争夺天下,他们之间时常发生战斗,项羽常常战胜。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则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落花流水。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尽。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人声嘈杂成一片,追兵又追上来了。怎么办?难道说我刘邦命该丧于此地?他正紧张地思索 ,猛然瞥见一户人家的花园里面,有一位老翁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辛勤劳作,整修花枝。他来不及细想,连忙走上前去,说自己是汉王刘邦手下,被人追赶,希望老翁与姑娘鼎力相救。姑娘急中生智,用手指了指园中的一个枯井,老翁会意,领刘邦躲藏在里面。战马呢?还是那位姑娘,用一根木棒狠狠地打了战马几下,战马向村外一溜烟地跑 去。

追兵走远了,刘邦得救了。晚上,老翁叫女儿置办酒菜为刘邦压惊。这时候,刘邦才知道老翁姓戚,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有一女儿,就是救了刘邦的那个姑娘。姑娘年方十八,眉目俊秀,简直是天仙一般,刘邦遂生爱慕之心,又有感于戚老翁救命之恩,于是说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是汉王。戚氏父女闻言,急忙双膝跪倒在地:“小民不知汉王在此,有眼不识泰山,招待不周,还望恕罪。”刘邦说道:“快快起身,我还要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呢。我如果得了天下,就封戚女为贵妃。”戚氏父女又一次叩头谢恩。戚女马上更衣,跳 起了折腰舞,陪刘邦欢饮。二人于当夜便成了亲,说如果有了孩子取名如意,就是后来的赵王如意。

后来,刘邦鉴于赵王如意聪明过人,准备废吕后生的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可是刘邦尚未办理此事就死了,戚姬和赵王如意都惨遭吕后的杀害。据说,戚姬在临死母了不得一见时写了一首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读后令人感伤不已。戚姬故乡的才能百姓对她们母子的遭遇非常同情,特修筑了一座寺庙,叫“戚姬寺”。又有好事者在寺内满植“郁金裙”牡丹,说是戚夫人的化身,无非是寄托纪念之情而已。

第17、良心和天鲤

有个青年叫良心,这天,他在湖里打鱼,天下着雨,快要黑天了,连一条小鱼也没有打着,浑身淋得像个落汤鸡。他垂头丧气地背起渔网正想回家,忽然听到湖水里哗啦一声。“是鱼!”良心把网一张撒了过去,拉上网来一看,竟是一条几十斤重的大鱼。良心高兴了,就背着大鱼回了家。
  刚一进门他就喊起来:“娘,快烧锅,熬鱼吃!”
  良心的娘已经饿了一天,慌忙接过鱼篓一看,大吃一惊:“老天爷啊,这哪里是吃的鱼,是天鲤神鱼啊!吃了会遭天打五雷轰的。”
  良心一听娘说是天鲤神鱼,也害怕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就背着天鲤神鱼上镇上去了,想用鱼换点米面来。良心来到镇上的菜市里,把鱼往摊上刚一摆,就围了很多很多买鱼的,这个要买,那个也要买。正要卖给一个人,一个老渔翁说:“这是天鲤神鱼,吃了会有罪的。”老渔翁这么一说不要紧,买鱼的人走得一干二净,谁也不敢买了。良心只好饿着肚子,背起天鲤鱼走回家里。
  良心的娘一见神鱼没卖,就小心地将鱼接过来,放进了一个大水缸里。
  过了一会儿,良心饿得难受极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摸起把菜刀就在缸沿上磨了起来。
  天鲤鱼见良心在水缸上磨刀,就说话了:“良心哥,你磨刀干什么?”
  “杀你吃!”良心说。
  “求求你,好心的良心哥,甭杀我了,你要啥我给你啥。”天鲤鱼求饶。
  良心一听说要啥给啥,就说:“好吧,你每天能给俺送一吊钱来,够俺娘俩吃饭穿衣的,就不杀你。”良心说完,只见天鲤鱼在水缸里一打挺,缸里涌出一吊钱来。打那,良心就不再下湖打鱼了,靠天鲤鱼送钱吃饭穿衣。
  一年过去了,良心又想,天鲤鱼的钱只够维持生活的,还没有积存呀。
  这天,良心又拿着菜刀,在缸沿上哧哧地磨起来,天鲤鱼又问:“良心哥,你又磨刀干什么?”
  “杀你吃!”良心说。


  天鲤鱼又求饶了:“好心的良心哥,你甭杀我了,你要啥俺给啥。”
  良心说:“只要你每天给送两只元宝来,就不杀你。”说完,只见天鲤鱼一打挺,水缸里蹿上来两只明晃晃的元宝。打那,天鲤鱼每天都给良心送两只元宝。
  春去秋来,整整三年,良心盖得楼房瓦舍一片明,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富裕人家。
  这天,良心骑马来到一个小镇上,见一群人围在街旁看京里发来的皇榜,上面写着:“皇上的女儿腹疼不止,只有吃了天鲤神鱼才能治好,谁要是把天鲤鱼献上,就招谁为驸马。”
  良心看完皇榜,高兴地勒马回家。俗话说:“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进京做官。”机会已到,这驸马可不能给别人争跑喽。良心想着想着回到了家里,派人套上大车,水缸里又添了水,连鱼带缸拉着进京上贡去。
  到了金銮(luán)殿前,御史禀报皇上:“有人进贡天鲤鱼来了。”皇上大喜,马上派了大臣去接贡品。大臣们把水缸抬到皇上面前过目,谁知一掀缸盖,水缸空空的,既没鱼也没水了。
  原来,在大臣们接水缸的时候,天鲤鱼带着水就往东海去了。
  皇上一看空缸,大发雷霆:“这个小畜生,竟敢欺君,快快拉出去斩了!”良心当即被斩首在午门。
  天鲤鱼走了,良心被杀了,这是忘恩负义的结果。打那就留下了“不讲天理,没有良心”的说法。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想起诗人普希金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故事中的良心和《渔夫和金鱼》中的老太婆很相似。
  “他在湖里打鱼,天下着雨,快要黑天了,连一条小鱼也没有打着,浑身淋得像个落汤鸡。”这表明良心家里很穷,但他当时还是爱劳动的。“好吧,你每天能给俺送一吊钱来,够俺娘俩吃饭穿衣的,就不杀你。”从这里来看,良心的愿望还不高,要的是满足生活需要的钱。但是“打那,良心就不再下湖打鱼了,靠天鲤鱼送钱吃饭穿衣”,“只要你每天给送两只元宝来,就不杀你”,从后来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良心开始得寸进尺。靠着天鲤神鱼送给他的元宝,他“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富裕人家”。按说良心应该很知足了,但他贪婪的心还不满足,不知恩图报,去报答天鲤神鱼,反倒忘恩负义,为当驸马,将天鲤神鱼上贡,落了个被斩首的下场。故事告诉我们,像良心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古人有“受恩莫忘”的说法。我们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牢记在心,并想办法回报帮助我们的人。恶毒而且贪心的人,最后只能一无所有,没什么好下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像良心那样贪婪,只要生活过得安宁就行了,不要总是冒出一些不现实的想法。这样,最后也只能空叹息!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帮助了别人,而向被帮助的人索取报酬。古人还有一个说法——“施惠无念”。这告诉我们,给予他人帮助,给予他人温暖,不是为了他人的回报!
  让我们记住: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第18、捧着花盆的孩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三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

“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泣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来继承王位呢?”

于是,国王说:

“子民们,其实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种子。”

听了国王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们,个个面红耳赤,因为他们播下的是另外的花种子。


第19、热秀干波

山谷里,有间很小很小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一对很老很老的老夫妇。他们头发白得象海螺,口里连珍珠大的牙齿也没有一颗。一天,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老俩口打起架来啦,越打越厉害,还闹着要分家。要说呢,他们家里穷得可以耍棍子,没什么象样的东西可分,只有一头又老又瘦的山羊。老头儿说:“嫫!嫫!我抓羊头,你抓羊尾,看羊跟谁走,山羊就归谁,好不好?”老太婆什么也没有弄清楚,就点头答应。两个人一拉,山羊当然跟着老头儿走啰!老太婆知道上了当,死死揪住山羊尾巴不放,最后把山羊尾巴拉断了,自己也摔倒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老头儿把山羊牵走了。她一生气,把山羊尾巴扔进了牛粪堆里。

冬天,北风在小屋子周围吼叫,雪花敲打着她的门窗。老太婆又冷又饿,在房里东翻翻、西找找,看看有没有能填饱肚皮的东西。最后,在牛粪堆里,又发现了那条山羊尾巴,已经干得硬梆梆的了。老太婆捧着它,就象捧着一件宝贝:

“哈哈!热秀干波!热秀干波!”

她小心翼翼,把干山羊尾巴放进石臼,盘算着把它砸得碎碎的,放一点子葱,熬一罐土巴,暖和暖和身子。谁想到,石头刚刚砸下去,山羊尾巴“噌”地跳起来,围着老太婆不停地跳动,还叫唤着:“嫫!嫫!别砸我!别砸我!”

一条山羊尾巴,居然讲出人的语言,老太婆都快吓瘫了。只好扔下石头,长叹一声,流着眼泪说:“哎呀!我的命太苦了,连吃根羊尾巴的福份也没有了!”

“嫫!嫫!不要哭!不要哭!”热秀干波说着,“噌”地跳扬到老太婆怀里,又蹦起来帮她擦掉眼泪,娇声娇气地说:“你把我当儿子好啦!酥油会有的,牛肉会有的;糌粑,也会有的”。

老太婆苦笑了一下,不相信地摇着头:“唉,等你长成人样儿,我的骨头早就生锈啰!”

热秀干波呢,跟老太婆讲了声:“嫫!我走了!”“嗞溜”一声,从门缝里钻出去了。半夜,老太婆正在睡觉,听见热秀干波在外边敲门:“嫫!我回来了,快把门开开呀!快把门开开!”

“你还没有一只老鼠大,从门缝里钻进来吧!从天窗里飞进来吧!”老太婆冻得发抖,饿得肚皮贴着背脊,躺在破垫子上不想挪动。

“嫫!我弄来了吃的,弄来了喝的,你快来扛呀!快来背呀!”热秀干波一股劲地喊。

老太婆哼哼唧唧打开门,真的看见外边摆着一条牛腿,一坨酥油,还有一大袋糌粑。她笑得下巴都快掉了,抓住山羊尾巴不停地在脸上亲。

原来,山羊尾巴飞到一座大庄园外面,看见几个小偷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有的扛出来牛肉,有的扛出来酥油,有的扛出来糌粑,山羊尾巴悄悄地跟在他们后头。小偷们腰儿压得弯弯的,两腿累得直打颤,东张西望,胆颤心惊,刚刚走过老太婆门口,山羊尾巴就高声大叫:“抓小偷呀!抓小偷呀!”小偷们以为庄园里人追来了,丢下东西,象兔子一样逃命。酥油、牛肉和糌粑,乖乖地归了老太婆。

过了不久,住在城堡里的王妃,请老太婆去梳洗头发。梳头的时候,妃子说:“嫫!你袍子上的油腻越来越多,脸上的气色越来越好,看样子,和老头儿分了家,交了好运啦!”王妃几句话,讲得老太婆心里甜甜的,舌头痒痒的,洋洋得意地说:“我儿子热秀干波,本事可大咧!不管什么宝贝,他都能弄来!”

这几句话,说得王妃的忌妒心上来了。她坐在宝垫上,一不喝茶,二不喝酒,小嘴巴翘得可以挂个鼻烟壶。这下可把国王吓坏了,左问右问、东劝西劝,王妃才眼泪汪汪地说:“亏你还是一国之主,连个热秀干波也没有!”

国王弄明了情况,打发人把老太婆叫来,骂道:“呸!你这个三条舌头的老太婆,尽在妃子耳边嘟囔些什么鬼话!你儿子热秀干波真有本事,让他今晚来偷我的命根玉好啦!如果偷到了,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如果偷不到,我宰了你这黑乌鸦!”

老太婆吓得要命,也不知道自己的脚是怎么走出王城的。一路上,还自己打了自己三个嘴巴,说:“管不住自己舌头的老太婆呀,如今嘴巴上挂九把锁也来不及了。”她一边咒骂自己,一边快快地赶路。回到家,没看到山羊尾巴,只好一边哭,一边喊:“快来呀!山羊尾巴!快来呀1热秀干波!”

“嫫!嫫!什么事?什么事?”山羊尾巴正在牛粪饼子上面睡觉,还伸了一个懒腰。老太婆把王宫里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说到国王要杀她的时候,又伤心地哭起来。

“嫫!不要哭,我去把国王的命根玉拿来好了!”山羊尾巴说完,蹦到老太婆身上,撤了一回娇。

再说老太婆走后,国王想:“嗨,命根玉要是丢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她儿子热秀干波有没有本事,我都要好好提防。”他派出五百个卫士,在城墙下把守得严严的;准备了五百匹快马,鞍子备得好好的;还搬来五百支火枪,火药装得满满的;又牵出五百条恶狗,在城门口拴得牢牢的。同时,叫女佣人手里拿着火把,男佣人随身带着锣槌,只要热秀干波一到,马上鸣锣点火,全城出动。他想:热秀干波就是有鸟儿的翅膀,也逃不出国王的手掌。

半夜的时候,热秀干波“噌”地一声,飞进了王宫。看见国王的安排布置,“扑嗤”一声笑起来。它把五百匹马牵进牛圈,弄来五百头母牛系在拴马的地方;它把五百条狗赶过羊栏,赶出五百头绵羊拴在拴狗的地方;它把五百支火枪送进柴屋,搬出五百根柴火棍搁在放枪的地方。趁女佣人睡觉,在她的头上缠一大把麦草;趁男佣人不留心,在他的脚下撒一些豌豆。

这些事办完了,它偷偷地飞进国王的卧室。看见那块命根玉,开头衔在国王口里。国王困了,递到妃子嘴里;妃子困了,又递到国王嘴里,这样送来递去,热秀干波越看越有意思。便溜到两张嘴巴中间,轻轻巧巧把玉接过来。“嗞溜”一声,飞出窗户,“噌”地一声,飞过城墙,一直飞回老太婆家里去了。

国王和妃子,不见了命根玉,两个人奔上楼顶,高声大叫:“快抓人呀!快抓人呀!热秀干波来了呀!”女佣人一听,连忙点火,没想到把头上的麦草点燃了,烫得哇哇叫;男佣人呢,跑步去敲锣,踩着豌豆粒,一家伙从楼梯上滚下来。

五百卫士听到命令,飞快地骑上马,拿起火枪,放开恶狗,打开城门,不要命的追赶。他们大声地喊叫:“勾一”“嗬一”,不停地打着马。但是,马怎么也不肯跑,狗儿怎么也不肯叫;枪呢,怎么也打不响。天亮的时候,卫士们自己也笑了,因为他们骑的是母牛,扛的是柴火棍,后边牵的是老绵羊。

国王毫无办法,只好跟老太婆讲和。他召见了老太婆,连声夸奖:“啊啧啧,你的儿子热秀干波,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呀!请他把命根玉还给我吧,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得啦!”

老太婆和躲在她袖筒里的山羊尾巴,都哈哈大笑起来。

讲述:日喀则城关镇 尼玛彭多
1979年7月5日记录
1980年1月整理

第20、伤疤脸

从前,天下太平,所有的印第安人都安居乐业。那时有一位老人,身边有个女儿,年轻而美丽,许多小伙子都想娶她做妻子。
  “我可不想嫁人,”她说。
  “为什么不呢?”父亲问,“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些家境富裕,人也长得漂亮,而且还很勇敢呐。”
  “难道我已到了非出嫁不可的年纪了?”她问,“我还年轻呐。我有个有钱的爸爸和妈妈。我在自己家里住惯了。你们干吗拿这种事来折腾我呢?”
  小伙子围着篝火跳起舞来。他们都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披上了最精致的兽皮。跳舞时个个都争着露一手,想胜过他人。跳完了舞,有些小伙子就向姑娘求婚,结果全都遭到姑娘的拒绝。
  她父亲很生气。“干吗你全都拒绝了呢?所有最出色的小伙子都向你求过婚了。”“爸爸!请别生我的气。让我对你实说了吧,太阳神要我别结婚。
  太阳神说,我必须按他的吩咐行事。”
  “啊!”父亲说,“我们得永远遵从太阳神的旨意。”
  那儿还有个很穷的小伙子。他的父母以及所有的亲戚全都到沙丘那儿去了。他没有帐篷,也没有妻子为他织布缝衣。他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就是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身上的衣着也很寒伧。
  跳完舞以后,有些年轻人撞见了伤疤脸,便拿他打趣。“你向那位美貌的姑娘求过婚吗?”他们笑着问,“你可又有钱又漂亮呐。”
  伤疤脸郑重其事他说:“我是要这么做的。我这就去向她求婚。”别的小伙子听了,全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伤疤脸走到河边,守在那儿,一直等到妇女们前来汲水。又过了一会儿,那位姑娘也来了。“请等一下,”他说,“我有话要跟你说。你站在阳光下可真美啊!”


  姑娘仔细地打量着他。
  “那些漂亮、有钱、勇敢的小伙子,你一个也看不中。我是个穷人,脸上还有道难看的伤疤。我没有帐篷,没有吃的,也没有华丽的衣饰。我没有亲属,所有的亲人都到沙丘那儿去了。不过,我还是得向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姑娘沉吟了片刻,启口说:“的确,我不想嫁给那些阔绰的年轻人,现在,有个穷小伙子向我求婚,我很高兴。你所以穷,是因为你没有亲人。我们是个大家族。父亲会送猎狗给你,母亲会用兽皮为我们缝制帐篷。我的亲人会赠给我们衣服。”
  小伙子心花怒放,想上前吻一吻姑娘,可是姑娘说:“且慢!太阳神对我说过,我还不能结婚,你得先上太阳神那儿,对他说你要娶我做妻子。请求他把你脸上的伤痕抹掉,这样我就知道你真的见到过他了。”
  “啊!”小伙子失声叫了起来,“起初,听了你的话,我满心欢喜,现在呢,我心里只有悲伤。叫我上哪儿去找太阳神呢?哪条路是通往太阳神住处的呢?”
  “你得自己找到他,”姑娘说,“鼓起勇气来吧。”她离开他走伤疤脸坐了下来,双手抱住头,考虑该怎么办。后来,他毅然站起身,离开的自己人的营地。
  “噢,太阳神,保佑我吧!”他一边走,一边默默祈祷着。
  他爬山涉水,一连走了好多天。一路上只找些野果、树根充饥。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张精致的弓和几支箭,但是他并没去碰这些弓箭,而是小心翼翼地绕了过去,继续朝前走。后来,他遇到一位年轻人,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出众的美男子。这位青年披着长长的头发,衣服很考究,是用精致的兽皮缝制成的。年轻的陌生人问:“你一路走过来可曾看到我的弓箭?”
  “不错,”伤疤脸说,“我看到的。”
  “但你没碰过它们?”年轻人问道。
  “没碰。我想是谁放在那儿忘记拿了,所以不便去把它们捡起来。”
  “你可是规矩人哪!这很好,”年轻人说,“你叫什么名字?”
  “伤疤脸。”
  “你现在上哪儿去?”
  “去看太阳神。”
  “我的名字叫晨星,”年轻人说,“太阳神是我父亲。跟我走吧。我会领你到我们住的帐篷那儿去的。”
  不多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太阳神的帐篷跟前。帐篷很大,上面绣有奇禽异兽的图象。晨星说:“别害怕,我的朋友。”
  他们走了进去。帐篷里坐着位妇人,那是晨星的母亲——月神。她给了伤疤脸一些吃的东西。“你为啥要离开自己人,千里迢迢地上这儿来呢?”
  她问道。
  “我想同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结婚。这次我来,就是请求太阳神把她许配我。”伤疤脸回答道。
  这时候,太阳神回家来了。太阳神走到帐篷门口突然站住了,说:“我闻到有生人气味。”
  “不错,爸爸,”晨星说:”有个很不错的小伙子看你来了。我知道他为人忠厚,因为他在路上看到了我那漂亮的弓箭,却没有去动。”
  太阳神走进帐篷,坐定了身子。“现在你说吧,找我有什么事?”他问。
  “我来这儿,是向您请求,请您同意把那位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许配给我。”
  伤疤脸说,“我向她求婚,她很高兴,但是她告诉我她是属于您的,请您帮助我。”
  “那就把她许给你吧!她是你的了。”太阳神说,“我知道她是个好心肠的女子,而好心肠的女子总是受到我太阳神保护的。她们,还有她们的丈夫、孩子,都会长命百岁的。”

2023-11-04 01:57:4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