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李广都是一个为人所熟知的悲剧英雄形象。司马迁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心态为其作了传,不仅仅是为李广,乃至是为李氏家族做了传。在传记的最后,司马迁用民间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度评价了李广的为人,说明李广是个好人,是司马迁生活时代少见的好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不得不以自杀而告终,而其后代也是运途多舛,几乎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悲剧家族。自《史记》以后,李广遂成千古悲剧英雄的典型。
在许多文人的笔下,在不少学者的文章中,李广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值得同情,于是对其进行全面肯定、讴歌、赞美,这似乎早已成为对李广的定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李广的悲剧更多的应属于性格悲剧。不可否认,他身上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点,如爱兵如子、与士兵打成一片,善于骑射,英勇无畏等等;但他身上也有不少缺点,正是这些缺点,才使得李广屡败屡战,最终导致了李广引刀自刭的悲剧结局。
对于李广的治军简易,千载以来人们与司马迁一样对其津津乐道,以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了最流行的言传身教的代名词之一。
从表面看来,司马迁的确对李广的治军进行了全面的肯定,“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但是从另一角度进行分析,这可能正是李广带兵打仗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稳固的营盘,更是军队铁的纪律。在定襄之战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李广手下士卒“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其实这正是李广平时不重视军队管理、不进行严格训练的结果。这与前面的“咸乐为之死”正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亦佚乐”是真,“咸乐为之死”是假。
司马迁在突出烘托李广的神威勇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李广不会带兵的事实。处于残酷战场中的士兵的表现已经告诉我们他手下的士兵是非常怕死的,一军除李广外,皆战战兢兢,急欲先逃,可谓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这恰恰是其治军简易的恶果,由于李广平时管理不善,没有做到严格管理,因而使军队屡次陷入险境,他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如果说人们对李广治军简易的理解还存有争议的话,那么斩霸陵尉,却是地地道道的官报私仇了。
李广雁门一战吃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活捉,侥幸逃脱回来,朝廷判为死刑,于是李广用财物赎了死罪。从这时起的几年一直在家闲居,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随从骑马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呵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司马迁对这件琐事的记载,虽然强调了霸陵尉醉而“呵止”,但是无法掩盖李将军心胸狭隘的事实。因为“今将军尚不得夜行”,告诉我们这是当时的制度规范,相当于“宵禁”,霸陵尉的举动是在按规定办事,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奉公守法坚持原则的公务员,只是服务态度不够好,但错不至死。然而对待霸陵尉公正执法之举,在李广恢复兵权后,“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这样的做法让人为之心寒,说明李广无容人之量。
李广之所以闻名的原因,主要来自李广的善射,后世产生了许多歌咏、赞叹李广神奇射技的诗歌。说李广是个人英雄并无不可,然而说他智勇双全,那就言过其实了。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此时个人表演的痕迹很重,正是由于这样的表演拖延了时间,给军队制造了险情,才导致了以后的冒险。几千名匈奴骑兵出现,李广镇定自若,出“奇谋”退了敌兵,保全了部队。
我认为这不是智谋,只是侥幸的一次冒险。李广个人勇猛神威的英雄形象于整体作战并无多大意义,正是因为忽略了团队整体战斗力,才最终导致了李广难打胜仗的事实。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短短几句话透露出李广学识水平不高、不善言语、不善交际的信息。
讷,《辞源》解释为“语言迟钝”。这不仅仅指语言,还包括头脑僵化认死理,不懂得灵活变通。一个少言寡语、不善言谈的人往往不善于推销自己,不善于与人交流。
大将军卫青向南行军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此次出击未果,卫青当然要搞清楚迷路的原因,好对汉武帝做个交代。然而李广“未对”,对卫青不屑一顾,根本不把卫青放在眼里。卫青容忍不了李广的目中无人,于是公事公办,让李广的手下“对簿”,必须要说明情况。出于“义愤”,出于对士兵的“关爱”,李广竟然自杀。
如果与司马迁遭受的宫刑侮辱做个对比,李广的遭遇算不得什么。他的自杀应该是长期不得封侯的积怨的总爆发和总“控诉”,“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不可否认,时代环境是李广悲剧的一方面原因,但话说回来,当时李广部下封侯者多矣,为什么他们的上司李广却终生不得封侯呢?
除了时代政治环境因素外,并无十分特殊的原因,因为他的特殊性格,才使得李广七十余战中,少有胜仗,没有完成朝廷规定的杀敌硬指标,所以终生不得封侯。李广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李广的命运与项羽有着惊人的相似,二人都喜欢打仗,都善于打仗,都是以自杀方式而告终的;二人最后都是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一个人的命运喜剧或是悲剧,成功或是失败,顺境或是逆境,有时与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有时就是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多喜欢怨天尤人,殊不知这样根本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2023-11-06 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