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传国重器“九鼎”失踪之谜

正文:

传国九鼎

九鼎原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传国重器。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夏代初年,大禹德行高尚,治国有方。他身先士卒,率众平治水土,将天下划分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等九个州,每州设置长官州牧。各地州牧都非常爱戴夏禹,纷纷将本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及珍奇物产等画成图册,连同贵重的金子(青铜)一起进献给他。大禹便将这些贡金铸成九只大鼎,各鼎分别代表一州,并委派工匠按照图册上面所描绘的事物,分别仿刻在代表各州的那只鼎上。这样,人们只要看到九鼎,便能了解全国各地的风俗民情,事物美恶,就知道应该如何避开那些妖魔鬼怪和凶险事物,趋向吉祥美好的东西。民无灾害,就能上下和谐,受到上天的保佑。

另据《鼎录》和《墨子》等文献记载,九鼎是在荆山之下、昆吾氏之墟鼓铸的,鼎下有三足,上面则是方形的。鼎能“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藏,不迁而自行”,神奇得很。这些鼎的个头也很大,据《战国策·东周策》说:“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言辞虽属夸张,而九鼎的巨大,则应当是事实。夏王将这些巨鼎安置在都城(据说禹都在阳翟,即今河南禹州),象征他拥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受万民拥戴。从此以后,历代夏王便把九鼎看作是传国宝器,世代相传。

到了夏代末年,由于夏桀昏庸无道,其统治被商汤推翻,商人便把九鼎夺了过来,搬到他们的都城亳邑,作为自己的传国之宝。传了600多年,商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乘机伐纣克商,建立周朝。随即命南宫百达、史佚等人将殷人九鼎、三巫等宝器迁于自己的都城。到周成王时,还在郏鄏(周之洛邑,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营建宫室,奉安九鼎。

及至春秋以后,诸侯势力日渐强大,周天子式微,越位犯上的事情时有发生。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楚庄王“问鼎”了。据《左传》记载,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庄王起兵征伐陆浑的戎人时,途经周王朝的都城洛邑附近,陈兵洛水,炫耀武力。有名无实的天子周定王大惊,忙派大臣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没想到咄咄逼人的楚庄王竟公然逼问王孙满,打听天子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大有取而代之之意。王孙满当然知道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便毫不客气地斥责道:“治理天下靠的是德行,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上天保佑的总是德行修明的人。自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已经传了三十代,过了七百年,上天的这个命令尚未改变,所以九鼎的轻重,你也就没有必要打听了。”听了这话,楚庄王悻悻而去。到了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灭周君,九鼎宝器入于秦(《史记·周本纪》)。而《史记·秦本纪》则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此年为公元前255年,事实大体相同。而唐代张守节所撰《史记正义》却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于秦中。”若如是说,则秦昭王带回来的,实际上只有8个鼎。秦王朝灭亡以后,九鼎下落不明。

另据《史记·封禅书》载:“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后来的《汉书·郊祀志》则更记载了具体的时间,谓“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宋大丘社亡,而鼎沦没于泗水城下”。周显王四十二年当公元前327年,其时周尚未亡,而九鼎已经沦没,似乎与秦无关。到了清代,《汉书补注》的作者王先谦则推测说:东周后期,王室式微,为了防止大国觊觎传国重器,加上财政困难,于是销毁九鼎而铸钱币,以解燃眉之急,对外则诡称九鼎亡佚,免得强藩兴兵前来问鼎。此说虽似有理,却仍无事实依据,难以使人信服。

由此可知,夏王所铸传国九鼎,到周秦之际,便已神秘失踪。

篡国九鼎

自秦始皇以后,传国重器采用玉玺,不再用鼎。于是,九鼎逐渐淡化了其作为礼器象征帝王统治权力的作用。然而后世皇帝也有铸造九鼎的大事发生,女皇武则天和宋代徽宗皇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武则天称帝后不久,为了炫耀自己特殊的权威,即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敕令重铸九州鼎,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铸成。元代史学家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指出,这九只鼎中,“神都鼎曰豫州,高一丈八尺,受千八百石。冀州鼎曰武兴,雍州鼎曰长安,兖州鼎曰日观,青州鼎曰少阳,徐州鼎曰车源,扬州鼎曰江都,荆州鼎曰江陵,梁州鼎曰咸阳;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受千二百石”。武则天统治时期,将都城迁往洛阳,称为神都,属豫州,所以豫州鼎形制最大。

相传武则天命人铸造九州鼎,也仿照夏王之法,将各州的山川物产绘画在相应的鼎上面。九州鼎一共用掉铜材56万多斤。武则天还打算用一千两黄金涂抹在九鼎之上,宰相姚璹急忙劝阻道:“九州神器,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天质自然的美,况且臣下看到这些神鼎五彩明亮,互相映衬,完全不需要再在它们上面涂抹金粉来作为炫耀了。”武则天接受了他的意见。

武则天命令将新铸九鼎搬运到新建的通天宫去安置。由于九鼎个头实在太大,只得敕令宰相和各位亲王率领南北牙的宿卫兵十余万人去搬运,并把仪仗队里的大牛和白象都牵来帮助牵拽,好不容易才把这些大家伙从玄武门搬到了通天宫。唐王朝灭亡以后,武则天所铸九州鼎亦不知去向。

亡国九鼎

在武则天铸鼎四百多年之后,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也曾两次铸造九鼎。赵佶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崇尚道教的人物,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宠信道士,大兴符箓道法。当时有个道士叫魏汉津,自称是唐代仙人“李八百”(即李良)的学生,并得到李良鼎乐之法,精通音律。宋徽宗召见他,大喜。崇宁三年(1104年)正月,魏汉津上书请铸九鼎,徽宗同意,鼎于次年铸成。这些鼎起初被安放在九成宫里,后来又徙置于环像徽调阁。放在中央位置的是黄色帝鼐,祭以土王日,为大祠。放在北方的是黑色宝鼎,祭以冬至;置于东北方的是青色牡鼎,祭以立春;放在东方的是碧色苍鼎,祭以春分;放在东南方的是绿色冈鼎,祭以立夏;放在南方的是紫色彤鼎,祭以夏至;放在西南方的是黑色阜鼎,祭以立秋;放在西方的是赤色晶鼎,祭以秋分;放在西北方的叫魁鼎,祭以立冬。上述八鼎都为中祠,规格比帝鼐小些。据说这九鼎还曾一度改名,后来又恢复了旧称。

到了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又采纳方士的建议,铸造了神霄九鼎。其中最大的鼎叫太极飞云洞劫之鼐,其余八鼎分别叫苍壶祀天贮醇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灵光晃耀炼神之鼎、苍龟火蛇虫鱼金轮之鼎。这九鼎全部奉安于上清宝箓宫神霄殿。道家认为天的最高层名叫神霄。宋代道士林灵素对宋徽宗说:“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称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

宋徽宗用方士言,两铸九鼎,都是崇尚道教,祈求长生活动的一环。可惜没过几年,北宋就灭亡了,宋徽宗也做了亡国奴,十八鼎及其他财宝也被金人劫去,至今下落不明。

2023-11-06 20:3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