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

动物神兵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波及范围最广、卷入国家最多、最惨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无情厮杀外,有趣的是,一些动物也参与了“战斗”,从而取得了独特的作战效果。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海鸟充当“生物警报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强大的德军潜艇活动异常猖狂,不断袭击盟军的舰艇和运输船队,给盟军的运输补给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为此,德军的潜艇成了盟军高度警惕的作战对象。

  某一天早上,苏联中校斯罗夫在港口边散步。突然,他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刚才海鸟还是三五成群散开飞,为什么突然朝着港口方向同时飞,而且在海面上抢食鱼虾?斯罗夫中校顿时眉头紧皱,感觉情况不妙,于是转身跑进岸边一个观察哨,一把抓起电话:“喂!是码头作战指挥室吗?”“斯罗夫舰长,有何急事?”斯罗夫急切地说:“请求发布命令,港内所有舰艇立即出港!”指挥室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发现一艘德军潜艇,正潜伏在附近,很可能要进港内偷袭了!”“你凭什么说有德军的潜艇?”斯罗夫胸有成竹地说:“海鸟和鱼群不正常。海里的鱼群被潜艇推进器搅昏了,浮到海面上来吸引了海鸟争食。海鸟飞行方向一定就是深海下潜艇的前进方向。”斯罗夫的报告虽然让作战指挥室感到神乎其神,但还是立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命令所有的舰艇高速离开港口,保持警戒并作好反潜准备。

  当时,苏军出动了四艘潜艇,它们跟着海鸟指引的方向,搜索水下的德军潜艇。一小时后,果然发现深海里有一个活动目标。苏军潜艇便分成两组,像一把钳子夹住了深水底下那个“怪物”,并及时发动攻击。几声巨响后,海面上浮出雪白的死鱼,40分钟后,海底下又翻浮出一些油花、破布,还有垂死挣扎的德军潜艇艇员。一艘德国潜艇就这样被苏军击沉。

  虾群成了“高技术扫雷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发明了一种相当绝密的水雷,叫“音响水雷”,其威力非常强大。一年夏天,德军获悉,盟军的运输船和潜水艇经常经过大西洋某一海域。希特勒突然下令,要在那一海域布设这种音响水雷。

  布雷船队趁着黑夜悄然出航,德军士兵来到指定的海域悄悄布下水雷后,便在对面一个岛上观察,以为盟军舰船和潜艇准会钻进雷阵,炸得肚皮开花。可是一连3天,连盟军军舰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第四天半夜,突然传来“轰隆隆”阵阵巨响,小岛顿时震撼起来,海岸激浪翻滚。德军士兵兴高采烈地跑了出来,举着双臂高呼:“英国佬、美国佬完蛋了!”他们以为天一亮就可以抓俘虏了,哪知,次日早晨德军士兵往海面一看,除了漂浮着一些死鱼,什么也没有。按照经验,一旦舰船或潜艇被炸沉,准有油污、木板、破布、尸体等漂浮在海面上。正在纳闷时,突然水雷又“轰隆隆”炸开了,德军士兵更加感到惊骇。他们将这些情况报告了上级,希特勒非常恼火,他以为水雷机密暴露了!

  盟军秘密扫雷武器是什么呢?德军查来查去,可查不出来泄密的人,也没有看到盟军的什么扫雷工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德军派几个专家到现场调查,终于揭开了秘密,原来是一群虾在捣鬼。这种虾在海洋里集群活动,会互相蹦跳发出一种响声,这些响声超过一定分贝时,音响水雷的引信便开始工作,接通电源就发生爆炸。德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精心构筑的雷阵就这样被虾群轻而易举地破解了。

  信天翁敢于“誓死保卫领地”

  信天翁是大型海鸟,它身高1米左右,翼展约3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夺取太平洋的制空权,要在一个荒岛上建立一座雷达站。一天晚上,美军派出一个特工侦察小组,先悄悄登岛选择位置。当他们的小艇靠近海滩,突然传来一阵“嘎嘎”的叫声,接着,数以千计的信天翁成群结队向侦察小组发起了攻击。这些信天翁怒瞪双眼,尖叫着排成方阵,用嘴啄,用爪抓,用翅膀打,把侦察兵一个个挤下海去,甚至还有信天翁飞到小艇上,把小艇也撞沉了。

  侦察小组为了达到目的,伏在滩头上开始跟信天翁战斗。但是,这些信天翁不怕死,不后退,侦察小组战斗一夜也未能登上荒岛。

  情报传到美军指挥部,开始指挥官不信,可是后来看到败退回来的士兵,不是失去一只眼睛,就是少了一只耳朵,指挥官只好下令用飞机对荒岛进行轰炸,以为强烈的爆炸声能把信天翁吓跑。于是,一场飞机和信天翁的战斗开始了。同时,两栖坦克和装甲车在飞机的掩护下开始登陆。

  没想到,炸弹更加激怒了信天翁,它们又与登陆的战车和士兵展开了战斗,把战车的射击孔堵死,对战车后面的士兵进行更猛烈的攻击,又啄又抓。士兵们连枪也无法射击,不得不逃回船上。

  无奈之下,指挥官只好下令使用毒气。戴上防毒面具的军队硬是在成千上万只信天翁的死尸中,碾开了一条道路,登上了荒岛,并在荒岛上开始修筑公路和机场。可是信天翁并不屈服,它们经常出来捣乱,经常在飞机起飞时,突然成群结队飞落在跑道上,把跑道堵塞,有的竟然撞击螺旋桨和发动机,使飞机坠落在地。这场人与信天翁的战斗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023-11-06 04:22:5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