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菏泽成武县)人,28岁考上进士,官至宰相。庞籍精通律令,擅长政事,执法严明,为人公正,曾出将入相,率军抵抗西夏,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庞籍刚刚入朝任职,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而且敢于言事,不畏权幸。当时,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关,掌天下兵马,却将“带甲马”这种重要军事物资任由宦官杨怀敏私借和使用,时任群牧判官的庞籍,立即上书仁宗,对枢密院“以国马假臣下”的违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去世前,遗诏安排仁宗养母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庞籍时任殿中侍御史,认为仁宗早已年过二十,论才德和能力,足可将这个国家治理好,因此上书请求将垂帘仪制尽行撤掉并烧毁,停止一国二主这种非正常的制度安排。仁宗亲政后,他又上书说:“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建议仁宗事必躬亲,不要偏听偏信,防止奸臣误国。
庞籍任开封府判官,仁宗宠幸的尚美人“后宫干政”,派内侍传话开封府,告谕免除工人市税。庞籍上书说:还从没出现过美人给州府下令的怪事,这违反了制度,当杖罚内侍。庞籍虽刚刚入仕,但敢于批评,又能批评到点子上,深得同僚敬佩,御史中丞孔道辅由衷赞道: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旨意,独庞籍不察言观色,真乃天子御史!
庞籍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外御敌,抗击西夏。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大夏”,与宋朝分庭抗礼,多次率兵攻打宋朝。国家危难之际,庞籍出任陕西体量安抚使、知延州,兼鄜延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与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等儒将一起,分任各路马步军都部署和经略安抚招讨使,共同构筑起对付西夏的防御体系。
之前不久,宋朝反攻西夏作战,曾因为轻敌冒进等原因,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中惨败,朝廷只好由战转为守,以招抚为主,作战为辅。西夏兵善骑射,勇悍而凶残,侵略宋朝常常采取烧杀抢掠的手段,抢夺财物,掳掠人口,毁坏设施,焚烧房屋,所过之地,皆成废墟。
庞籍到任后,修葺治理,安抚流民,加强军备,稳定地方。金明县(今延安市安寨区)西北桥子谷,为西夏出入宋境抢掠的狭窄通道,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人,在桥子谷的旁边修筑招安砦,一方面招募百姓在此耕种,保证守军的供给,另一方面派兵坚守,防止西夏长驱直入。打好基础之后,又命令部将周美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承平砦,命王信修筑龙安砦,收复了大量失地,并修筑城池十一座,让因战乱离家的百姓回归家园,打击了西夏的侵略,保卫了边疆。李元昊见宋朝防御严密,遂一度放弃侵略,转而臣服于宋。庞籍因功受到表彰,被仁宗调回京城,提拔重用为枢密副使,不久转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拜为宰相。
皇佑四年(1052),广西首领侬智高反叛宋朝,迅速攻占了邕州(今广西南宁),包围了广州,岭南之地,岌岌可危。朝廷多次派将经略广西,但由于用人不当,多次失败。仁宗随后命狄青为宣抚使,挂帅南征。谏官韩绛上书,以“武将不宜专任”为由,建议派遣文臣随军监督,防止独断。为此,仁宗找来庞籍商量。狄青是庞籍在西北前线培养出来的重要将领,庞籍既知其为人,又洞悉其能力,故对仁宗力谏道:狄青起行伍,熟知兵法,经验丰富,战功卓越,若以文臣为副,随军监督,则号令不专,不如不遣。庞籍一番忠直之言,让仁宗吃了定心丸,不但未派文臣监督掣肘,而且还要求岭南军队皆受狄青节制。狄青到达广西,军纪严明,号令如山,放开手脚与叛军斗智斗勇,最终在昆仑关一役中完败侬智高,平定了叛乱。当捷书传来,仁宗对庞籍感叹道:狄青之所以能顺利平叛,有你庞籍一份大功劳啊!
庞籍后来因为开封府一个案子被御史弹劾罢相。罢相之后,仁宗向他咨询继任人选,说文彦博、富弼二人如何。庞籍答以“不二人选”,并告诫仁宗说:既然用了他们,就不要疑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否则会成为朝廷之忧。随后,庞籍以观文殿大学士,拜昭德军节度使、知并州,后来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嘉佑八年(1063),庞籍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庞籍一生,出将入相,贡献卓越,在朝言事,铁骨铮铮,号令军士,纪律严明,不但护国竭力,而且唯才是举,培养了狄青和司马光等名将名臣,就其能力和作为来说,堪称名相。司马光曾以《和始平公郡斋偶书》一诗评价恩师道:“文武从容两有余,公板将幕往来居。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今日监边亲跪毂,他年入殿赐乘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将庞籍喻为诸葛亮这样的定国安邦之臣,确是实至名归。
庞籍的名相之名为何会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呢?大抵是因为他任相时间较短之故,据宋人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一书记载,庞籍自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十月拜相,至皇佑四年(1052)闰七月即罢,前后不到一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作为宰相对朝廷大政方针的影响和个人作用的发挥,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的作用和影响,更多体现在任边帅的抗敌前线,以及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任枢密副使进入朝廷中枢,并历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宰相等整个执政生涯中。至于为何被杜撰成了反派,则纯粹是民间故事戏剧性的情节需要了。
2023-11-06 2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