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卖米之问
清光绪十二年,粤商潘启明盘下了广州府万福路上的一家米店。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米店,而且位置也不好,潘启明却以市场价的两倍接手,实在让人费解。
米店重新开张的第一天,潘启明将掌柜的叫来,郑重地告诉他:“从今日起,凡是来本店买米的顾客,你们都必须先问三个问题:第一,家里有几口人?第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各有几个?第三,家里有没有肠胃不好的?”潘启明一字一句地将三个问题说得清清楚楚。
掌柜的不明白为什么卖米要问顾客家里的情况,就问:“老板,这三个问题必须要问吗?”潘启明点点头:“必须要问!”
按照潘启明交代的“卖前三问”,米店很快起死回生,买米的顾客每天排起了长龙。有人就问潘启明:“为什么一家濒临倒闭的米店,在你手上就能转亏为盈呢?”潘启明说:“我调查过,这家米店的前任老板一直认为自己不欺骗顾客便好。我也是谋生,但我是在为顾客的健康努力,问清第一个问题,就能根据顾客家庭人口,告诉他合理的买米数量,人口多的,就多买点儿,如果人口少,买多了一时吃不掉就会变质发霉;第二个问题,就是合理搭配大米质地,老人小孩喜软,中青年则喜硬;如果家里有肠胃不好的,则不要推销糯米,因为糯米吃了难以消化。选米、送米,都秉承此信念,所以才会有卖米之前的‘三问啊!”
射人先射马
1935年8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气温骤降,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中央红军第1军政委聂荣臻命令部队就地休息。这时,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上百盏闪着光亮的马灯也越来越清晰。
“是国民党的骑兵团!”根据来敌的方向和嚣张气焰,聂荣臻果断做出判断。随即,他命令红2师的第4团和第5团迅速做好打敌骑兵的战斗准备。
50米……40米……只听第4团政委杨成武大喊一声:“打!”廖步云和战友们扣动扳机。一阵猛烈的枪响过后,敌人的战马纷纷倒下,马背上的敌人被掀翻在地。侥幸带马冲过土围子的敌骑兵见墙后有人,挥刀就砍。红军战士们并不惧怕敌人凌空劈来的马刀,他们纷纷朝敌人的马肚子底下钻,并顺势将马腿砍断。只听声声嘶鸣传来,一匹又一匹战马轰然倒下,还没等敌人挣扎着站起来,就已经被我方歼灭。
一向自恃马快枪疾,当惯了所谓“步兵屠夫”的敌骑兵团万万没有想到竟会遭此重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损兵折将,落荒而逃。
此役,红军缴获战马40多匹,还有一批制作精细的鞍鞯,除几名战士轻伤外,没有一例重大伤亡。
蒋介石日记很有料
蒋介石十分推崇曾国藩,为效仿曾国藩,他写起了日记,通过日记自我反省,不过他的日记内容比曾国藩的丰富得多。
沙基惨案当日(1925年6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开头记载了“毋忘近日之耻辱”,随后多日,他都以对英国人的诅咒作为日记开头,并故意写作“阴番”。6月25日记“如何可以灭此横暴之阴番”;7月28日记“阴番不灭,何以立国”;10月23日记“阴番不灭,焉能解放一切人类”。对英国的咒骂一直持续到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昌城后,日记开头才变成“武昌犹未下耶”“南昌犹未下也”这类记述当时处境的语句。
1925年10月5日,蒋介石到军校视察,发现学生还在睡大觉,久叫不醒,说“中国人之如睡狮,信矣”,然后大发雷霆,将睡懒觉的学生暴揍一顿。事后又觉得打人不对,在日记中给自己记了一次大过。
1926年3月31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的第5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汪精卫不负责任,不是干大事的人。同年1月7日,蒋介石接见美国记者后,当天在日记中直斥美国政策错误以及基督教虚伪,那时他肯定想不到,后来自己会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1928年的济南惨案给蒋介石造成极大刺激,当时迫于无奈,他下令“不抵抗”并绕道北伐,屈辱异常。从那天起,蒋介石的日记均以“雪耻”开头,一直坚持到最后。
败退台湾初期,蒋介石的日记中出现了大量骂陈诚的内容,说其“气狭量小,动辄严斥苛求,令人难堪”“陈(诚)之不智与懦弱,毫无定识,几乎与何(应钦)不相上下矣”。后来甚至骂陈诚是神经病。不过骂归骂,并不影响蒋介石在公开场合合理化地处理公务,并多次对陈诚委以重任。
蒋介石的日记中有大量吐槽和骂人的内容,只有蒋经国、吴稚晖等少数人幸免。
用舌头闯天下
前秦浪子苻朗是苻坚的侄子,淝水战败的次年,他投降东晋,在扬州当了个员外散骑侍郎。但是,这个亡国浪子不但活得滋润,还活出了自己的风格,只因他神奇的舌头。
一次,晋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请苻朗吃饭,穷尽江东的美味。饭局结束,会稽王略带炫耀地问苻朗:“关中的菜肴可有我们这儿的好吃?”苻朗答道:“都挺好的,就是这道菜中盐的味道有点儿生。”会稽王不信,找来厨子质问,结果菜肴真是用的生盐烹饪。
又一次,有人炖了一只鸡献给苻朗,他尝了以后居然扒出鸡的“黑历史”:此鸡在鸡窝栖息时半身露天。原来,他的舌头已经捕捉到了鸡肉“露”与“不露”两种状态下的味差。还有人不服,又拿鹅肉去试他,他继续彰显自己舌头的奇异功能,光凭肉味儿就能辨别鹅生前哪儿长黑毛,哪儿长白毛,竟与事实毫厘不差。“苻朗皂白”的名声因此不胫而走。
不过,拥有神奇舌头的苻朗并不满足做一个资深吃货,他会吃,更会说。
王羲之的四儿子为人十分八卦,特别好奇前秦的穿着和风俗,便向苻朗请教。苻朗嫌烦,故意敷衍他。不料,王公子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节奏,又问起前秦奴婢的价格。“毒舌朗”忍无可忍:“谨慎忠厚,有见识的,可达十万钱。没什么见识、只随口问问的,也就几千钱罢了。”暗讽王公子喋喋不休的做派是自降身价。
骠骑长史王忱也慕名来访。王忱是东晋当时的知名人物,狂放不羁,又是权臣王国宝的弟弟,苻朗居然结结实实地让他吃了个闭门羹。当有人问苻朗见过王氏兄弟没有,结果苻朗一时欢脱,留下历史上着名的毒舌案例。
苻朗如此反问道:“你说的是’狗面人心和‘人面狗心两兄弟吗?”王忱相貌丑陋而才华横溢,苻朗讥其狗面人心,王国宝则相反。虽然比喻恰如其分,但谁喜欢别人把自己比作狗呢。这话传出去后,王国宝恨得牙根痒痒,王忱估计也不遑多让。可是,苻朗却不懂得低调、收敛,继续发表类似的言论,开罪了不少人。
数年后,毒舌的副作用终于到来。王国宝逮着一个机会,向孝武帝进谗言,构陷苻朗,报当初被损之仇。彼时,王忱即将赴任荆州刺史,特意等苻朗被杀后才出发,可见恨之切。
雨不敢下到京城来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官府税收很重,全国上下怨声载道。
时任集贤殿学士的徐锴为此忧心忡忡,他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写奏章说苛捐杂税越多,农民负担越重,田地就越不值钱。皇上的好坏,社会的安定与否,关乎国家存亡。一看这奏章,皇帝李煜龙颜大怒,厉声道:“收点税就会亡国,真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
翰林学士陈乔是劝谏之臣,很得李煜赏识。知道徐锴劝说减税不成,他思虑再三,对皇帝感慨道:“如今民间流传这样的话──’饿死是死,当强盗也是死,坐等饿死,还不如当强盗死。征税越多,盗贼越多啊!”李煜知道陈乔也是在劝说,心里甚是抵触,说:“宁愿当强盗,也不愿多种地,这样的子民乃刁民也!税收乃立国之本,尔等无须多言。”陈乔的劝谏以失败告终。从此,关于征税问题,无人再敢言语。
直到有一年春天,李煜遵循祖训,带领文武百官走入民间,体察民情。当他见到田地久旱无雨,一片荒芜时,不禁皱眉,道:“为什么外地都下了雨,偏偏京城不下?”众人皆不敢作声,良久,刚上任的文官王崇古走上前一步,躬身施礼,以轻松的口吻笑答:“皇上,雨不敢下到京城里来。”
李煜问:“为何?”
“因为它怕被征税。”
李煜望望王崇古,又看看眼前的田地,若有所思。半个月后,李煜下令,取消了许多苛捐杂税。
劝谏无效,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于严肃地正面直击,让问题变得沉重。有时,拐个弯,开个玩笑,问题反而得以轻松解决。
2023-11-06 20:30:03